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小年过后,春节的氛围越来越浓,街头上也出现了烟花爆竹的临时销售点。1月19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鞭炮销售点了解到,今年的销量与以往相比更为冷清,不少零售商表示,因为担心销量问题,今年特意减少了进货量。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经过三年“禁燃令”的引导,市民年俗观念的改变、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等因素,造成了烟花爆竹销售遇冷。
19日中午,记者在城区多个路段看到商贩在摆摊贩卖烟花爆竹,个个摊贩摆出来的种类都挺丰富,既有普通鞭炮,也有大型烟花。但前来购买的市民不多,与一旁售卖春联、福字的摊位相比显得有些冷清。 一名摊贩告诉记者,他从2009年起从事烟花爆竹销售生意,以往在小年之前就开启了烟花爆竹的销售旺季,甚至到春节期间销量还非常可观。但近些年销量越来越低,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市民排队购买烟花爆竹的情景了。
另外,记者还注意到,今年烟花爆竹的价格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传统的挂鞭和小型烟花等价格在二三十元的产品销量较好,虽然各个摊位上都摆出了大型的烟花爆竹,但是基本无人问津,价格在300元以上的烟花爆竹更是许久没有推出新的产品。
在丰泽园小区门前的一个烟花爆竹临时销售点,几名市民正在向摊主询问着价格,而与其他销售点一样,这些前来购买烟花爆竹的市民多数是老人、孩子。市民刘先生在摊位上买走了两打儿童烟花和几盒摔炮,“现在小孩玩的的东西太多了,手机、电视都忙不过来,孩子今早看到有人放鞭炮,想凑个热闹非要我给他买鞭炮,所以就给他买了一点,这些可能都放不完,新鲜劲过去了也就不玩了。”刘先生说。
采访中,不少零售商都表示,最近几年烟花和鞭炮的销售量呈现连年下跌的趋势,人们的环保意识与安全意识也不断提高,大家对于烟花爆竹的兴趣已经降低。“之前都讲究一个过年放鞭炮的习俗,但是因为空气污染之类的问题,大家开始反对燃放烟花的行为,而且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管理措施,我身边的一些人都说这个习俗真的已经没有保留的必要,这几年转行的零售商也不在少数。”一名摊贩直言烟花每天的销量只有十箱左右。
早在2018年1月,德州市人民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城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有效期至2021年1月19日),全面加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
在限制燃放区域内,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为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全天,除夕至正月初二全天,正月初五全天,正月十五全天。上述时间外的其他时间,一律禁止燃放。此外,在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内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的,禁止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