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鼠贺岁】72岁荆合香:年味是儿时的“花花街”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荆合香夫妻和百岁婆婆(前坐老者)合影

2020年是农历鼠年,也是荆合香度过的第六个本命年。

荆合香1948年出生于平原县城关镇,72年来,她和新中国共同成长,感受着每一年新春佳节的变化。

“二十三蒸馒头,二十八开炸锅。”忆往昔,荆合香眼神中的闪着光彩,她说,十几岁时,对“年味儿”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顿纯白面馍很难,都是掺了玉米面的“米面馍馍”。即便这样,揭开蒸锅盖的一刻,屋里仍然香气四溢,全家的孩子都会围上来,热腾腾地捧一个在手心,幸福满满。到腊月二十八,藕夹、丸子等炸物下了油锅,配上馍馍,便是一年中最美味的食物。

“小时候过年,最盼着的是腊月二十六那天和爸爸妈妈一起赶‘花花街’。”荆合香口中的“花花街”指的是过年时的“大集”,彼时的热闹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买几朵纸做的小花,回到家贴在门窗上、桌子上,心里美滋滋的。花生蘸也是“花花街”上的美味之一,年终岁尾,几颗甜蜜的花生蘸下肚,一年的不开心都被抛诸脑后。

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婚后,春节不但要忙工作,还要顾着家里的孩子和长辈。“老家过年仪式感强,要干好多活,累是真累,但也是真的高兴。”荆合香说。

再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白面馍馍、藕夹丸子都成了日常餐桌上的“常客”,每年春节,荆合香最大的愿望是儿女回家过年:“进了腊月,就盼着小年,过了小年,就数着日子,等孩子们回来了,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个年。”

老人的新年愿望总与儿女有关,荆合香也不例外。“明年,希望孩子们工作都顺利,一家人身体都健康平安,我们老两口也健康,少给孩子们添麻烦。”这话听着有些心酸,却是中国每一位父母最真实的心声。同时,她也盼着下一个本命年,84岁时能看到重孙子重孙女来“报到”,一家人再合个影,幸福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