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王涛,是德州市救助站的业务科长,今年除夕他值班,这也是他工作近40年以来,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12个除夕。
“救助站是为求助群众全年无休开放的‘24小时窗口’,我们早已习惯全年没有节假日的工作了。”1月24日,是农历除夕,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王涛像往常一样,早上8点就来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要从白天开始执守、巡视到第二天凌晨。
“春节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但如果在回家的路上不幸遗失了随身财物,没有办法回家的人,只能来救助站向我们寻求帮助。”他说,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为的是让更多人的人回家过年。“在这里,需要帮助的人,能吃上热饭,洗上热水澡,睡上温暖的床,还能得到一张回家的车票。”
上午9点,王涛开始了当天的第一次巡查,从新湖路到东风东路,再从商贸大道到天衢路,足足20公里,跑遍了城关区各主要路段,还特意到汽车站、火车站、涵洞等流浪人员可能出没的地方,确保每一位流浪乞讨人员能在大年夜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有一床温暖的被窝可以睡觉。
据介绍,春节前夕,救助站已经分批把受助人员送上了回家的火车。但是王涛担心除夕当天,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求助者,决定中午再增加一次巡查。
“王涛科长是我们单位的‘活电脑’,这一年经他手救助的200多人中,所有人的情况他都记得一清二楚。”跟王涛一起随行的司机小郭在救助站工作两个年头了,这个除夕是他参加工作以来第二次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 “遇到一些不愿意配合的受助者,王科长总能想出解决办法,或是帮他们找到家人,或是送他们去医院就医。”
“若不是实在没办法,谁不想在春节和家人团聚?所以我们会想尽办法帮助他们。”王涛告诉记者,“如果当天不能帮助受助者回家,我们就会让他们在救助站过除夕,吃饺子、看春节晚会。”
救助站里的日常工作忙碌而繁琐,尤其是在春节期间。而王涛在除夕这一天的紧张忙碌仅仅是春节期间市救助站救助工作的一个缩影。王涛放弃和家人团圆的机会,为流浪人员点亮了一盏家的明灯。
“不论多忙多累,工作人员从来没有任何怨言,看着那些想要回家的流浪人员顺利得到救助,安心回家团圆,我们心里也就满足了。”王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