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人民医院筑牢医院疫情防控第一关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从抗“疫”阻击战打响的那一刻开始,临邑县人民医院的全体职工,从临床一线到行管后勤,都像拧紧的发条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初心,担使命,与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


筑牢医院疫情防控“第一关”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临邑县人民医院重新规划就医路线,前移院前体温检测环节,在门急诊、综合楼、住院部等处设置多处体温监测点,对就诊患者、陪人和全体职工实现体温测量和登记,并对发热患者进行分诊,最大限度减少院内感染风险。


面对医院出入口众多,人群相对集中,体温测量工作任务重、时间长、强度大,人员紧张的情况,来自医院各科室的志愿者们主动请缨,组成一只只“战斗队”坚守在岗位上,把守着医院抗击疫情的“第一关”。


01

导医和安保人员组成的“先锋队”


“您好,请测体温。”“您好,请问您咳嗽、发烧吗?您近期去过临邑以外的地方吗?”门诊楼入口,几个“全副武装”手持体温枪的姑娘,正忙着给来就诊的患者测体温、询问并登记。她们就是门诊部的导医姑娘们。疫情来临时,她们首当其冲,成为负责体温测量工作的“先锋队”,构筑起抵御病毒的铜墙铁壁。



和这些姑娘第一时间站在前线的,还有医院安保科的安保人员们,他们协助维持就医秩序,加强安全巡查,禁止非就医人员进入院内,共同为医院安全稳定和疫情防控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02

火线上的“生力军”


除夕,医院党委向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发出《疫情防控倡议书》,行管后勤的22名工作人员纷纷请战。



这是一支由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组成的队伍,大年初二正式上岗,至今已连续奋战了二十余天。工作实行三班倒,“白+黑”24小时无缝衔接,在急诊入口、综合楼、病房楼入口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及分诊,凡过必查,为患者健康把好第一道“入口”关。


03

我们就是一颗螺丝钉


根据上级要求,我院口腔科、妇儿保健科等科室在疫情发生后相继停诊,但医护人员停诊不停工,他们主动请战参加体温检测工作。口腔科除三名医生在科室处理急诊外,其余人员奔赴一线。妇儿保健科的工作人员也补充到了体温测量队伍中。


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


04

这只队伍平均年龄54岁


由于职工上下班时,时段集中,出现排队现象,现所有进入医院门诊及病区的患者、患者家属及职工必须全部进行体温测量,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院方决定增设一处医护人员体温测量点。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医院的“老职工”们纷纷站出来,组成一支平均年龄54岁的特殊队伍。



这些临近退休的“老姨”、“老叔”们又一次穿上隔离衣,跟年轻人们一起并肩作战。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医务人员的责任和奉献。


05

亲自“把门”的副书记 


医院“芝景苑”小区作为县城的老旧居民区之一,人员相对密集,进出管理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医院派党委副书记专职管理,亲自“把门”,做好封、卡、管三部曲:组织医院工作人员、保安等对小区住户信息进行核查和对,发放人员及车辆临时出入卡,对住宅小区实行全天“封闭式”管理,严格把控外来人员。


同时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做好人员出入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发现体温异常的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并及时报告,对于外来访客予以劝返,切实把好小区入口关。

疫情面前从来没有旁观者,他们每一个人的工作是担当,更是责任,他们把好医院防控的“第一道关”,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疫墙”,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