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欣:每天仅睡五个小时,奔走在社区防控一线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在成为武城县振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半年后,疫情暴发了,“85后”张欣欣披挂上阵。二十多天,排查8000余户居民,印了一百余抗“疫”条幅,她每一天的手机通话记录里都“躺”着一二百个已接来电,似乎每一个都能感受到主人的“口干舌燥”。

至基层社区之前,她在广运街道办事处工作,现所负责的振华社区,在武城县来说,规模大小数一数二。所以,自疫情警报发起,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是“数一数二”,而张欣欣作为负责人,其忙碌自然更是“数一数二”。

这种忙碌是诸多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的常态,记者以记录张欣欣的状态为模板,映照出当前我市无数社区一线人员的美丽身影。

排查阶段:日夜不离战“疫”岗位一线

2月17日,距离大年初一晚七点广运街道疫情防控会议已24天,接到开会通知电话时,张欣欣刚刚吃了两个水饺,“婆婆包的,好像挺香。”忙了许多天后,过年时水饺的味道早就淡化至几近消失。

当晚街道的疫情防控会议气氛颇为沉重,她知道,年前社区对于湖北返乡人员的排查力度远远不够。会议结束后她回家工作至凌晨,将社区内的30个商住和家属院分类,进行外省返乡人员的详细排查,并落实到各位网格员。

大年初二8点,返乡人员排查工作开始了,上门询问、登记记录、宣传防疫、体温测量、劝导居家隔离……一系列工作同时展开,晚上她将各个小区的情况进行汇总,湖北返乡人员、湖北返乡人员接触人员,湖北返乡人员接触人员的再次接触者,每一项都详细的统计并分类。

“每天做完这些工作都要到晚上10点之后了,大年初三晚上还有一位武汉返乡人员隐瞒者,同行者已出现发烧症状。”她回忆,当晚半夜12点半,自己隔着一层楼劝了半个小时,他才恢复情绪,县卫生院和辖区派出所民警将其带走进行隔离时,已近凌晨3点。

所以,大年初二至初六,张欣欣有三个夜晚都是在社区宿舍度过,未曾回家,一张单人床,一床被一床褥,休息五个小时,便起床接着战“疫”。

物资保障:成居民和社区工作者的“配送员”

成为“配送员”是从居家隔离人员出现开始的,陆续排查出的30户外省返乡人员的生活需要社区给与保障,日常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送货上门”成了张欣欣每天必做的事情。

她把东西放在门口,之后再打电话联系该户居民。小区实行封锁管理后,社区集中采购的食物和用品也是社区工作人员提前打包好,每一份都有不同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居民隔着一定距离直接扫码支付,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与人直接的接触。

除此之外,社区40多位网格员、众多志愿岗位的志愿者,都是一天不离岗,他们的吃饭问题也是依靠社区配送解决,张欣欣总是在送餐的队伍里。

“我过年前就隐约感觉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但武城县防控部署及时且严密,所以当确诊患者不断增加时,我心里‘咯噔’一下,明白社区防控要更为专业严密。”张欣欣说,20多天的时间,自己没能陪过孩子,“4岁的儿子对着我挥舞小拳头,他不知怎样表达想念,只能以这种方式对母亲表示愤怒。”谈及家人,她也不禁哽咽,“没办法,特殊时期只能如此。”

复工复产:严把关为的是“对全国人民负责”

随着我省复产复工的开始,振华社区出城入城相关证明的办理成了主要工作之一,每天四五十张“出入证明”需要社区办理,每一张都需要详细了解情况后方能盖章。“得对全国人民负责。”张欣欣说。

然而,比起排查阶段,此时的社区工作人员们却更加“口干舌燥”,他们要一遍遍的给前来办证的居民解释,为何要如此详细的资料才能盖章。有一些居民因为条件不符无法拿到证明,便会对工作人员恶语相向,此时“解释”已经徒劳,往往只能听任大家把愤怒发泄到自己身上。

“好像人们的情绪都比平日里烦躁易怒些,应该都是因为疫情的缘故,每天我都会听到很多人说起种种困难和不开心,有社区居民,也有工作人员,甚至有的人因为委屈而流眼泪。”张欣欣说,尽管此时大家都不如往日那样开心,但很多居民的谢意也时常通过各种方式传达给我们,“我能感觉到众志成城的力量,我们都相信,彻底战胜疫情的时刻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