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疫情无情人有情 七旬老人和村支书坚守在村口站岗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庆云县进入全面皆兵,共克“疫”疫情的战备阶段,越是困难面前越能体现党员的本色,越是疫情面前越能体现干部的担当。



渤海路街道小郑村是最早开始封村防控的村庄,村支部书记尹兵在正月初一清晨接到封村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将本村对外的两个路口全部用渣土车封堵,留下一条出村道路24小时值守。



尹兵从正月初一开始就一直盯守在村口,前两天没有帐篷就在路边巡逻取暖,冷了就去车上开会暖风暖暖身子接着巡逻。这一待就是近二十天,虽然尹兵家离值守点只有四五百米,可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尹兵就回家一趟,换了身衣服,睡了四个小时就接着回了村口。



村里党员年龄普遍偏大,无法参加村口值守,村里年轻群众纷纷写下请愿书主动轮守。虽然已经排好值班,但是尹兵仍然每天坚持白天村里宣传巡逻,晚上路口值守,用尹兵的话说:“我不是为了别的,也不是为了我自己,因为我是党员、我是支部书记,守好这里就是守好小郑村。”



王风云今年71岁,渤海路街道小郑村特困供养人员,和104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从村里开始设立出入检查站开始,王风云就知道这场疫情是场持久战,值守工作也不能光靠支书尹兵一个人。从正月初一开始,王风云就申请到路口值守,尹兵担心王风云身体就没允许,正月初二值守点搭好帐篷,王风云就带着被褥“赖”在了值守点。用尹兵的话说:“从初二到现在,就是王老头陪着我在这守着了。”

除了给老母亲回家做饭,白天王风云跟着三轮车全村消毒喷洒,晚上让值守人员回家休息,自己在路口帐篷守着,出村人员登记,外来人员劝退,王风云做的一丝不苟。值班的村民问他为啥这么拼命,王凤云这样说:“我是小郑村的人,现在这个病不是谁家的事,村里出了一个得病的就是咱小郑村260多老少的事,这个口一定得守住。我没文化,讲不了大道理,我家里除了老母亲没有别人,我能做的就是帮忙守好小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