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勇战“疫”的花木兰——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德州市人民医院护理团队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她们都是普通人,但因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在疫情来势汹汹时,她们顾不上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主动请缨到抗“疫”一线去,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健康安全防线。

她们的坚守让“战场”井然有序

18日上午10点,记者在隔离病房清洁区见到了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霍传红,这里是她的“主场”,从121日开始,她就进入了抗击疫情的工作状态,前期筹建隔离病区、理顺工作流程都是她的工作。除夕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却是她和家人分别的第一天。“年二十九进来我就没再去见过他们,孩子大了也不用我操心。”霍传红仿佛了无牵挂,但她眼窝深陷,严密的口罩也没能挡住脸上的疲惫。

霍传红告诉记者,由于很多新来的医护人员对环境并不熟悉,所以自己就承担起“大家长”的角色,为了保证工作有序开展,不管是病人还是医护人员,从生活到工作,里里外外,“不该”操的心,她都帮忙操持,经常忙到“焦头烂额”。

同样在隔离病区,心内科科护士长陈建秀为了学习防护知识,经常睡在科室里。“早期的时候真的很辛苦,现在适应了就不觉得苦了。”陈建秀告诉记者,“很多护理人员是第一次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难免出现紧张,即使面临这种压力,工作在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常常为了省下一套防护服,在长达6个小时后才脱下防护服喝水、进食、上厕所,闷热的防护服经常让她们汗流浃背,脸上被口罩勒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现在,我们的护理经验丰富了,病人对疫情防控认识也提高了,防护物资也充实起来,各项护理工作做的井然有序。”

她们的团结让“病毒”无处躲避

眼耳鼻喉科护士长夏凤俊是霍传红的战友,126日大年初二,接到电话后,她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医院。为避免交叉感染,她安排1名护士专门进行医疗垃圾的收集,并亲自指导垃圾分类、封存、称重,事无巨细,耐心督查各项工作。为了理清思路,她建立了台账管理,将今天完成的、急需解决的、未完成的各项工作进行分类。家人非常担心她的身体状况,一连几天都打电话来询问,可往往电话接通了,都只听到她一句“我在忙,空了打回来”就挂了,说起父亲小心翼翼的微信问候,夏凤俊的眼眶湿润了。

“我感觉自己身上多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消化内科护士长尚淑萍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连续10多天,发热门诊每天都要接诊300多人,如何做好消毒隔离,保证正常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成了尚淑萍的心头事儿。因为随时都可能有人前来就诊,一顿饭吃两个小时是常事儿,因为放心不下年轻的值班护士,一晚上起卧几次也是常事儿。

“有句话说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这次疫情,我再一次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分量。小儿外科护士长张秋霞告诉记者,虽然各项工作都有明确的分工,但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却总是“打乱”这个分工。“我在忙,别人就会顶上来,别人再忙,我也会第一时间顶上去,保证各项工作都能第一时间有序进行,我想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是团结的力量。”张秋霞说。

她们的故事展现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除了我们这些护士长们,很多护士都很年轻,其中还有很多年轻妈妈,正是这些年轻妈妈让我感到心疼、心酸和欣慰。”霍传红告诉记者,在她的科室里有一位孩子还未断奶的年轻护士,有一天晚上她看到刚刚脱下防护服的小护士在办公室里偷偷地为孩子挤奶。“这可能是她第一次跟自己的小宝宝分开这么久吧,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和其他护士们一样,积极地往前冲。”霍传红说。

张秋霞的头发是来隔离病房工作之前,在家里让老公和儿子一起剪得。“短头发可以有效减少携带细菌的数量,而且工作这么忙,短发更容易打理。”张秋霞告诉记者,在他们这个大家庭里,很多小伙子都剃了光头,女同志都剪了短发,在她看来不管他们的头发是长还是短,他们都是最美丽的人。

 “这次疫情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的职责,但全面发展,提升我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是我们的目标。这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从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到应急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后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和科室的护士们,这样再遇到应急事件,我们才能有底气,工作起来才能有信心”霍传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