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总要有人负重前行。”她没有华丽的请战词,但已经连续奋战在一线30多天;她没有严实的防护措施,但依旧迎难而上,成为疫情防控中努力奉献的巾帼力量,她是德城区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时慧。
1月25日大年初一,时慧如往年一样来到局办公室值班,每年春节假期排值班表时她总是把自己放在三十或初一,或者主动找三十或初一的值班人员进行调换。“我离家近,而且家里人不多,需要拜年的亲戚也少,你们都安心回家过年吧。”这就是时慧要求值班的理由。
初二上午10点,时慧接到通知,要求机关干部全员下午开始上班。在区应急局工作群里发过返岗上班通知后,她给每个同志打了一个电话,询问这几天来个人和家人的身体情况,有没有接触外来人员,特别是湖北来的人员,有没有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等,并嘱咐大家来上班做好个人防护。打完电话已经是中午11点多,顾不上吃午饭,时慧在大街小巷转了一个多小时才买到4包口罩,而酒精和84消毒液却一瓶都没有买到,时慧只能回到家中拿来了仅剩的半瓶酒精,攻下午同事们上班时消毒之用。
“各镇街、各部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紧急通知。”
“各单位: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日报告的通知。”
“时主任,我们交通联防高速出口处急需口罩,酒精等防护和消杀用品。”
……
无数的信息,无数的电话充斥着她的两部手机,有时在外面调拨物资来不及给手机充电,她就准备了两个充电宝随身携带。每天半夜,她都会习惯性地看看手机,“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查看手机微信群有没有新信息,这已经成了本能,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时慧说。
自从区里成立了应急保障组以来,时慧承担着全区物资的接受和发放工作。截止目前经她手发放的保障物资就有:口罩4万余只,消毒液约16吨、酒精约1吨、一次性及医用手套约17万只、体温枪400余个、护目镜1300余个、废旧口罩专用回收桶480余个、食品700余箱……。
由于无暇照顾女儿,只好将女儿送到年迈的父母亲家,父母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一直不太好,还要照顾她的女儿,这是她最愧对父母的事情。“妈妈,今天姥姥煮饺子了,我替你多吃了几个。”“妈妈,好几天了,你啥时候回来,我想你了。”听着女儿熟悉的声音,时慧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
“作为女儿,把工作干好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我要把对家人的愧疚化为工作的动力,继续坚守,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硬仗,用实际行动践行我的初心和使命。”时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