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最严重时,每个人走出家门都需要鼓足勇气、全副武装,却仍有人无惧风险,每天“逆行”在人群最密集的农贸市场、超市。作为德州市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科科员,汤树静在疫情期间也承担起了价格监测的任务,每天准时出现在菜市场和超市,询问、记录当地55种粮油副食品的价格,向市民展现最基层的商品价格的变化,用数据稳定民心。
每天上午9时,汤树静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价格监测点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监测范围涉及30余家农贸市场和超市,在获取到各监测点反馈的价格数据之后,则要对其整理、分析。由于监测数据逻辑性和连续性的要求,需根据数据综合研判,既要考虑供求因素也要考虑天气影响,在每天上午11点前,汤树静便需要完成信息录入,并按照不同的格式要求和内容要求,分别向各个有关部门报送,为疫情期间政府保供稳价工作提供了翔实的价格数据基础。
到了下午,价格监测工作仍不能停歇。为了获取更准确的信息,汤树静坚持每天深入市场、深入一线,奔波于德城区的各个农贸市场、超市,仔细询问、记录主要粮油副食品的价格及销售情况。常年的价格监测工作锻炼了她对价格敏锐的观察力,对于出现异常波动的价格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充分了解原因。每日需要往返20多公里,采价时长近4小时,疫情爆发至今,从未间断,只为准确监测价格提供第一手工作材料。监测巡查、采集数据、分析研判、汇总上报,成了汤树静周而复始的生活节奏,加班加点也已经成为了工作的常态。
汤树静告诉记者,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需要密切关注各类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对于特殊时期价格监测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她也会投入自己百分之百的时间和精力,力求做好疫情期间宏观调控的“眼睛”。向广大市民们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一次次的监测,一份份的数据,汤树静用用自己的付出彰显了一名基层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自1月27日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应急价格监测工作算起,汤树静已经连续工作了40余天,却依然时刻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纷繁复杂的数据由她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得以在最快的时间里公布,这些及时的数据信息让广大市民服下了一颗“定心丸”。谈起疫情期间的工作,汤树静没有太多的话语,只是以始终如一的奉献,坚守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监测第一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广大们市民架起一道价格“守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