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迈不开腿的油酥火烧、跳到路中央撒欢儿的鲜鱼、吵闹着要气球的娃娃……
4月6日,黄河涯大集在蛰伏两月有余后正式复市,村子在商贩的吆喝和来往乡民的砍价声中重获繁荣。赶大集,于乡民来说,乐趣不仅在于采购,更在于摩肩擦踵、讨价还价的烟火气。
黄河涯镇每逢四、九开集,按往年习俗,大年初九便是农历春节后的第一个市集。今年,受疫情影响集市全部暂闭,乡民们在蜗居两个月后,终于将积攒的全部热情集中释放在了这个姗姗来迟的集市中。
“都是集中宰杀的双汇冷鲜肉,你放心吃绝对错不了。”王老板在大集上卖了二十多年的鲜肉,不用自己挥刀宰杀这还是头一回。受疫情影响,市场上原有的活禽经营户全部取消现场宰杀,集中宰杀、现场批零的模式虽然使成本增加了些,但肉更加干净卫生,不仅让乡亲们吃着放心,他的摊位也变得更加“体面”。
“今年过年没回家,得给我娘多带些。”村民张女士手里拎着两只白条鸡和四斤草莓,又在指挥鱼贩捞鲤鱼,嘴上还不忘还价。“逛超市虽然方便,但没有集市上的热乎气,我最喜欢的就是在各摊位间比价,砍价可是最大的乐趣。”她告诉记者,蔬果上的露水最能证明它们的新鲜。
而同样是采购,赵女士的目标明确直奔批发超市,她在县城经营一家小卖部,趁着大集来补货,十几箱方便面、几大包香肠、棒冰一站备齐。“这段时间方便面卖的特别快,有些热销口味已经断货很久了。”她说。
张立梅姐妹俩一炸一卖,在集市的西头售卖馓子,出摊一个小时便卖了十七斤。“好久吃不到就会想,想的是这个热乎气儿,吃的是这个熟悉的味道。”村民张大爷笑着说。在乡民们的记忆里,这是黄河涯大集人最少的一回,却如同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让人心怀感激、倍觉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