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不舒服、盲目焦虑、心病重...疫情期间老年人心理问题增多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疫情期间,除了未成人年因为厌学导致的一些心理问题外,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不断攀升。25日,记者从采访中得知,疫情期间,不少老人对自身身体状况担忧、进而产生不少心理问题,尤其是独居、空巢老人中这样的现象尤为突出。德州明芳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韩明芳表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要子女多关注,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01.
78岁老人浑身疼 “话疗解病痛”

    

家住德城区今年78岁的张大爷最近觉得浑身都不舒服,觉得身上总是有疼痛的感觉,但是问他时,他又说不出具体的部位,这可愁坏了张大爷的儿女们。他们带着老人到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但是检查结果却显示身体一切正常。在儿女的再三追问下,张大爷才说:“我看着新冠肺炎这么厉害,说老人和小孩是易感人群,所以我就觉得我浑身不舒服。”

张大爷的儿女这才知道老人是心理出现了问题,随后来到明芳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中心,经过和负责人韩明芳两个小时的聊天,老人去除了心病,才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而像张大爷这样疫情期间因为担心自己身体,从而衍生出来的心理问题的老人不在少数,数量还不断在攀升。不少老人的儿女表示,从来没有想到父母也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这让不少人始料未及。   

    

02.
独居、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需关注


明芳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韩明芳表示,之前也有老人存在心理问题,但是疫情期间这种情况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老人的心理健康也一跃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

“有儿女陪伴在身边的老人还好一些,一旦出现问题儿女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化解,但是独居和空巢老人如果出现心理问题,就会比较麻烦,因为他们长期自己生活,心理出现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自己调节能力的话,积蓄成多,就会出现问题,加之儿女不在身边,所有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韩明芳表示。

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增涨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疫情期间,不少人回到家,在与父母一段长时间的相处中发现,父母存在心理问题,继而打电话求助和咨询的人数占比较高。  


03.
首要就是建立积极心态


对于老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韩明芳说,老年人要建立积极心态是首要的,所以一定要让老人们了解重大疫情出现时正常的心理反应和躯体反应、情绪与躯体症状的关系,这样才能够积极调整心态,减轻躯体化症状,有助于自身免疫力提升。

“除此之外,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规律的生活作息、健康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正常的睡眠规律,均有利于身心健康。把不能外出的这段时间当做一次短暂的内在修炼。”韩明芳说。

同时还要调整情绪,保持沟通,通过电话或视频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络,倾诉感受,保持与社会的沟通。

不看过多消息,不听信谣言。关于疫情的信息每天都是铺天盖地,但每个人识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有限,老年人更是如此。信息过载会导致不确定感增加,因此,要学会限制信息获取,只关注权威科学信息,来源不明的信息不阅读、不相信、不传播。

“如果情绪、睡眠、躯体症状不能很好缓解,要及时寻求心理科专业人员的帮助。通过心理医生的疏导获得专业支持,积极调整心态。”韩明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