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期间,26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言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对此高度重视。3月26日,市政协成立以专题调研组,组织政协委员和有关职能部门先后深入我市部分居民小区和电梯企业调研,专门赴淄博等市进行考察学习,并广泛查阅了全国各地的做法。近期,调研组先后5次组织政协委员、提案承办单位、市民代表、电梯企业和物业公司代表、街道社区等方面进行了协商对话,达成初步共识。
今年3月底开始,德州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先后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考察和协商对话,历时60余天。
26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是近年来德州政协史上联名人数最多的提案。推动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百姓有意愿、市场有需求、企业有市场、政府有要求;建议实行群众自愿、街道帮办、企业承办、政府推动的工作思路;通过群众工作群众做、帮着群众做工作,协调单元群众统一思想,达成一致;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能动作用,提供高效服务等。2020年市政协“协商面对面”平台的首个协商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结出了“硕果”,达成了共识。
政协委员、住建等部门工作人员在华宇国际小区调研
百姓有意愿 市场有需求
在调研中,记者了解到,我市老旧小区住宅以5-6层为主,少量为7层,按照当时的建筑标准都没有电梯或预留电梯井。据统计,仅我市中心城区(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运河开发区)没有电梯的多层住宅超过5000栋,其中2005年以前建成的接近3000栋。
老旧小区住宅居住的多是中老年人,有些小区老年人达到八成以上,“上不去下不来”“望楼却步”成为多层住宅老年人最愁心的事,有些住在高层的老年人几年都没下过楼。
我市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快,截至2020年3月底,全市60岁以上老人119.6万,已占全市总人口的19.9%。
近年来,每年“两会”期间都有政协委员反映这个问题。3月份以来,市政协办理这项提案的报道经媒体持续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许多居民给市政协和德州晚报打电话咨询进展情况,积极报名参加协商对话会。在调研中,有的老人激动地说:“感谢党委政府想着我们,真盼着快点装上电梯!”
目前,我市居民已自发组织加装电梯35台,还有很多居民多方咨询、多次协商,正在积极准备加装电梯。从职能部门提供的情况看,居民自发组织安装电梯,存在缺乏政策统领难开展、住户权益保护难统一、涉及部门较多难施工、安装运维安全难保障等问题。
德城区八一小区加装了电梯
宁津县是江北最大的电梯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开拓老楼加装电梯业务已经成为宁津县电梯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广州、济南、潍坊等多个小区都加装了我市生产的电梯。推动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对扩大消费市场、促进我市电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据初步调查估算,我市仅中心城区就有约40亿元市场份额。
当前,这项工作已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调研中,明显感觉到群众对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从外地已完成电梯加装的小区和城市看,这项工程不但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而且提升了整个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价值,是一项群众得实惠、企业得市场、发展得空间、政府得民心的工程。
协商对话:探讨破解“装梯难”
“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5月13日下午,在“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协商对话会”上,20余名委员、市民代表、物业公司代表、电梯企业代表与市住建、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和基层政府的相关负责人,围坐在一起,面对面的协商“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遇到的困难问题和解决办法,并提出了很多合理建议。
市民代表陈瑞提到,作为单位宿舍,她早已经和单位的大多数同事沟通过,一直表示同意加装电梯,但是安装电梯需要住建、供水等一系列复杂手续,自己联系有很大困难。
70岁的市民代表杨金奎坦言,如果能安装电梯,他自己多掏钱都行。
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最大难点是单元各层住户的意见难以统一。为此,市房管中心物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关鹏建议,要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调解作用,积极搭建协商平台,寻求各方意愿的最大公约数,妥善解决问题矛盾。
市住建、自然资源、审批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一致认为,“坚持群众工作群众做、帮着群众做工作”。对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项民生工程,实行业主自愿、充分协商,政府加强指导、确保安全,并制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和技术导则,依规有序地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建言资政:助推老楼加电梯
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协商,市政协调研组汇总梳理了各方意见,提出了工作建议。
明确原则,出台办法。可借鉴烟台等城市经验做法,坚持“业主自愿、街道帮办、充分协商、保障安全、审批便捷”的原则,研究制定我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
摸清底数,统筹规划。对中心城区老旧小区住宅进行全面摸底,哪些楼组可以加,哪些不能加,做到心中有数,并与老旧小区改造统筹考虑,统一设计。
规范流程,搞好引导。让市民对申请加装电梯如何办理一清二楚。
加强协调,充分协商。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物业公司等基层组织的调解作用,在业主自我协商、业委会组织业主协商的基础上,街道牵头、居民委员会参与,积极搭建协商平台,进行民主协商、议事听证,引导各利益相关方充分表达意见诉求,寻求各方意愿的最大公约数,妥善解决问题矛盾。
简化程序,一窗受理。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专门窗口,统一受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申请,按照相关规范对加装电梯设计方案进行联合审查审批,协调水、电、暖、气及通讯单位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相关服务事项。
加强监管,保障安全。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既涉及电梯运行的人身安全,又涉及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须经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理单位认真监理。施工完成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认真审核查验电梯质量。
多方筹资,政府引导。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所需资金由业主自筹为主,根据所在楼层等因素,按一定比例分摊,分摊比例由业主协商确定。出台扶持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市场化方式,鼓励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电梯生产安装、工程设计施工等企业参与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
相关新闻》》
“加装电梯”第三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从国家及省里的政策指向看: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老年人的康养服务问题。记者梳理了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加装电梯”第三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加装电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时的措辞是:"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
2019年,"加装电梯"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措辞从2018年的“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变成了"支持加装电梯"。
2020年5月22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第五部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明确提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