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5月28日,记者发现网上仍有部分微商出售电子烟,甚至标榜电子烟无害的噱头。据悉,电子烟同样对身体有害,吸烟、二手烟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019年10月30日,《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正式发布,电子烟“线上禁售令”实施。随后,各大电商平台逐步下架了电子烟的相关产品。今年5月28日,记者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网购平台搜索“电子烟”关键字时,均显示无相关产品。电子烟在线上真的消失了吗?然而记者发现,仍有一些微商正在线上出售电子烟。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记者发现有人打起电子烟的广告,并留下联系方式称有电子烟可以出售。随后,记者加上了一位地址显示在广州深圳的好友,其朋友圈每天都会发布关于电子烟产品的信息。该好友信息显示其电子烟可批发可零售,价格位129元。抽电子烟所需的烟弹价格位四颗90元。在聊天的过程中,对方并没有询问记者的年龄等信息,还表示如果挑选合适可以包邮发货。
由于丰富的口味选择和诱导性的宣传语,使得不少青少年很容易掉入电子烟的糖衣陷阱。线上仍有销售渠道,线下未成年人是否可以购买到电子烟呢。5月28日中午,记者走访了城区销售电子烟的实体店,店内明确摆放着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标识牌。
“我们店铺一直遵循这个原则,绝对不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如果我感觉顾客年龄不大,会查看其身份证确认对方是否成年。我也遇到过未成年人来询问是否可以购买电子烟的情况,对方大概在十五六岁的样子,均被我拒绝销售。”该实体店老板说。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由于外观设计精巧,口味众多,受到了一些年轻人的追捧。一些电子烟商家在宣传时,甚至标榜电子烟无害。
在2019年世界无烟日时,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宜群就表示,吸电子烟的危害并不比吸烟小,它的气体和烟雾中含有醛酮类化合物、亚硝胺、多环芳烃等多种有害物质,不仅会对空气产生严重污染,对周围人群健康危害也很大。烟草特有的亚硝胺电子烟中都有了,这是人类一级致癌物,更重要的是,尼古丁成瘾性是很强的,过量吸入可以致命。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已经显示,长期使用电子烟会引发哮喘、癫痫、过敏等疾病,还会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的风险。电子烟还会对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电子烟气溶胶会增加呼吸道炎症因子的产生,导致气道慢性炎症,进而使人体肺功能下降。
因此,吸烟有害健康,电子烟同样危害健康,电子烟不是安全烟,不是健康烟,要戒烟就是不吸烟,不吸二手烟,不吸电子烟。
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有调查显示,青少年的“第一支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父亲的烟盒。因此,家长应该提高警惕、以身作则,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无烟的家庭环境。
今年23岁的小刘已经有4年烟龄,他表示自己的父亲就是“老烟枪”,自己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在家抽烟,所以他对烟味并不敏感。进入大学后自己也尝试着抽烟,就再也没能戒掉。但是刚刚成家的小刘,要下定决心要戒烟了。
“目前我和妻子有要孩子的打算,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决定戒烟,抽烟不仅对自己和妻子的身体有影响,我也想给未来的宝宝营造一个无烟环境。戒烟刚刚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虽然过程十分痛苦,只能靠嗑瓜子来打发烟瘾,但是为了孩子我没有问题。”小刘坚定的说。
今年30岁的周先生已经成功戒烟一年,他戒烟最大的动力同样来自于孩子。每当周先生抽完烟,他4岁的儿子浩浩总是会一脸嫌弃的走开。看到儿子的反应,周先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也不想让孩子生活在二手烟的环境中,于是决定戒掉已经抽了8年的香烟。
“由于常年抽烟,早晨起来的时候嗓子会发干,刷牙时还会干呕。我也不想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沾染上烟瘾,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现在我身上已经没有了烟味,看着儿子笑着跑过来要抱抱,我心里十分的幸福。”周先生笑着说。
每年的世界无烟日,我市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教育。已经连续5年在各学龄学生中开展“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控烟签名活动,组织学生代表宣读控烟倡议书,每年参与人数上万人;市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走进各中小学,对学生开展控烟知识宣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禁烟意识等等。
去年,德州市“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启动,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积极参与了创建工作。今年年底,将力争实现市级及以下无烟党政机关比例达50%以上、无烟学校比例达到50%、无烟卫生健康机构比例100%的工作目标。
德州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李敏表示,我市正积极推进控烟工作立法进程,努力通过法律手段打击向青少年售烟行为,减少青少年暴露在二手烟环境等。目前《德州市控制吸烟条例》立法工作已由市政府常务会和市人大常务会审议通过,纳入2020年立法调研项目。下一步全市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控烟宣传和立法调研,为全市立法营造良好氛围。
青少年控烟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家切实把责任承担起来。”李敏表示,将持续加强控烟宣传力度,拓展无烟学校创建范围,多角度营造无烟环境,让广大青少年自觉远离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