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为深化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发挥医保基金战略采购作用,降低群众药费负担,按照相关工作要求,6月2日,德州市首次开展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据了解,本次集中带量采购选择的药品共14种,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4个不同药品生产企业参与。所谓集中带量采购,就是以“团购”的形式,将医疗机构零散的采购量集中“打包”,以量换价。
“这次药品的采购效果非常好,我们会在企业的规模,还有包括药品原来市场认可度,还有药品的质量,通过这几方面来限定它,需要他们在满足了这些条件以后,如果药品质量的层次,或者是原来的销售市场份额都会有加分的项目,最后我们来计算一个综合的比较价格,比较价格低的,这次药品是独家中标。”德州市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和价格管理科科长陈洁介绍说。
此外,本次采购将通过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市医保局网站、公众号等方式发布集采公告,同时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施阳光采购。
“我们主要是通过就是把药品的相关资质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就已经把它量化了,尽量减少人的一个主观判断,就更加公平公正,让药企感到我们这个规则的制定的非常透明,所以说积极参加的药企非常多。”陈洁说。
记者还了解到,本次药品带量集中采购以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同时鼓励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医药机构积极参加。
同时,为支持医疗机构采购中选药品,保证及时回款,医保基金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按不低于年约定采购金额的50%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此外,我市还建立了中选药品采购、使用监管机制,对工作进度严重滞后和未完成合同采购数量的医疗机构,减少下一年度医保基金总额预算额度。
量价挂钩,招采合一。通过集中带量采购,真正实现了降价控费的效果,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66.79%,最高降幅达到98%,预计全年为全市患者减少药费支出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