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溺水 | 德州多部门合力撑起“安全伞”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    根据近日我市公布的《德州市市级政府部门职责边界清单》,在“防止未成年人溺水”事项中,共有6个部门负责,其中市教育体育局为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城管局、市应急局为配合部门,多部门多措并举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共同为青少年撑起“安全伞”。

其中,市教育体育局牵头负责督导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全面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督促学校将安全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程。各类学校在学期开学后,及时公开课程表并告知学生家长,通过集中讲座、案例警示、应急演练、专题活动等形式,组织开展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体验式安全演练以及到安全教育基地、体验馆进行实景体验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在双休日、节假日放假期间,密切家校联系,建立教师与监护人、家长与子女、相邻居住同学之间“三位一体”联系监督机制,教师定期向学生家长推送安全警示和提醒,学生及时向家长报告出行信息,监护人切实履行学生离校后的监护责任等。

市自然资源局负责督导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督导各类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等单位开展安全排查和隐患治理,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风险等级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对全市范围内具有水体景观的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矿山采坑及地面塌陷积水区进行重点排查治理,在水体景观区、采坑和地面塌陷积水区等水源危险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人员易达区设立安全隔离带和防护栏(网、墙),摆放救生圈、绳索、竹竿等应急救生物品等。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督导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属地对农田建设项目重点区域安全防护情况的检查,全面查找问题,及时消除隐患。对仍在运行使用的农田建设工程,督促产权单位及时设立安全标识、安装井盖等防护设施;对已废弃的工程,督促产权单位采取填埋、拆除等方式进行处理;对因水位变化等原因导致暂时无法使用的工程,督促产权单位加装安全防护设施后封存等。

市水利局负责督导县(市、区)水利主管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单位、施工单位对管理范围内的涉水安全警示标识和相关防护设施进行全面自查,重点排查水库、河道、拦河坝闸、大中型输引黄灌区干支渠、施工河段等保持有深水的位置,对排查出的隐患立即进行整改。督促各单位在相关水域、水利工程附近增设简单救生物品,建立重点水域人员巡逻、电子监控巡逻机制,及时劝导、制止在水域管理范围内游泳、戏水人员。

市城管局负责督导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加强辖区内所管理水面的防溺水管理,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安全隔离带和防护栏(网、墙),摆放救生圈、绳索、竹竿等应急救生物品。建立重点水域人员巡逻、电子监控巡逻机制,及时劝导、制止在水域管理范围内游泳、戏水人员。

市应急局负责督导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对接到的较大溺水事件信息,及时报送市政府及相关领导同志,及时调度相关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救援。发挥各级安委会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未成年防溺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