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接诊10余名性早熟患儿,最小不到两岁!这些细节家长必须注意…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青春期无疑是美好而甜蜜的

但如果青春期提前拜访

甚至10岁之前叩响大门

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有点害羞的病——儿童性早熟


日前,记者在德州市人民医院

儿童内分泌专业门诊获悉

疫情过后,因性早熟前来就诊的儿童

迎来爆发式增长


“门诊每周周六开诊,为期一天的门诊时间,能接诊十几个性早熟患儿,是去年的两倍,年纪最小的还不到两岁。”德州市人民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昭睿介绍。


九岁男孩高人一头 家长喜滋滋


“咱家孩子吃的好,自然长得高,长得高说明发育的好,是好事,吃吧。”这是壮壮(化名)奶奶常挂在嘴边的话。自小,壮壮就比同龄的孩子长得高长得胖,在吃饭方面从没让家长操过心,个头儿也比同龄的孩子高出一头。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顿顿营养丰富,壮壮尤其爱吃薯片、可乐等零食和汉堡、薯条等快餐食品。

疫情期间,父母忙于工作,壮壮一直在奶奶家上网课,有了奶奶的宠爱,壮壮的身高体重直线上升,短短几个月体重涨了近十公斤,不但身高直逼一米七,体重也超过了70公斤。

临近开学,妈妈才发现壮壮说话声音有些闷闷的。起初,父母以为是感冒,过了几天突然发现壮壮的下巴上好象有些黑点,像是长了胡须,这才着急起来。



专家:提前“蹿个儿”可能是性早熟


壮壮出现性早熟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出在“吃”上。“长期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以及快餐食、外卖食品可能会营养过剩,诱发性早熟。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也有可能诱发性早熟。”王昭睿提醒家长,每餐中应肉菜搭配,尤其应尽量少食用反季蔬果以及添加剂过多的食品。


“很多人认为,小孩子长得高是好事,其实不然。但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前出现身高短期迅速增长,则一定要警惕性早熟。”王昭睿表示,这类孩子常常前期“突飞猛进”,等到了真正该发育的年纪却“后劲不足”。由于过早发育,骨骼成熟较快,骨龄超过实际年龄而骨骺提前愈合,生长空间要比正常发育的孩子少,最终成人后身材偏矮。



7岁女孩乳房悄悄发育

最近一段时间,原本在同学面前开朗爱笑的7岁女孩静静变得有些内向,还有些微微驼背,经过妈妈提醒也未见好转。直到天气变热,静静洗澡后穿着薄衫走进卧室时,母亲张女士突然发现,孩子的乳房好像有点变大了,上前触摸了孩子的胸部,发现胸前还有小小的“硬块”,她马上意识到,孩子可能出现了性早熟。

随后,张女士带着静静来到德州市人民医院儿童内分泌专业门诊就诊,经过彩超、骨龄、血液激素水平等一系列检查,最终被诊断为性早熟。

拿到诊断结果,张女士傻了眼,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静静平时生活习惯良好,也并未接触到雌性激素,为什么会出现性早熟呢?



专家:关注细微变化 早干预早治疗


“经检查,静静性早熟符合中枢性性早熟,是特发性的,没有明确原因,事实上,像这样的孩子并不少。”王昭睿解释,造成性早熟的原因很多,根据引发原因不同,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甚至有一部分1-2岁孩子乳房早发育,需经过详细检查后排除器质性疾病。


第二性征过早出现,女孩子容易驼背,男孩容易被同龄的孩子们嘲笑,长期下去会导致焦虑、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除此之外,王昭睿提醒,有部分肿瘤表现为性早熟,所以孩子一旦出现性早熟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治疗,以免耽误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的青春期性早熟话题让人有些难以开口,但一味地回避和忽视只会延误孩子的治疗。”王昭睿表示,前来德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孩子中,三分之二为女孩。王昭睿提醒,生活中,家长应多留心家中孩子的细微变化,尤其男孩第二性征发育不容易发现,更需要额外关注。同时她也表示,家长无需过分担忧,经过正规系统的治疗,大部分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能够延缓。



什么是性早熟?

正常情况下,女孩10-12岁左右,男孩12-14岁左右进入青春发育期。女孩在8周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在9周岁以前出现睾丸的增大等第二性征,即可诊断为性早熟。


为什么疫情后“性早熟”求诊孩子“扎堆”?

疫情期间,一部分孩子饮食无节制,容易诱发性早熟。同时,孩子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更多,更细致,容易发现孩子的变化。再者,疫情期间就诊不便,导致疫情后家长“扎堆”就诊。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出现性早熟?

1遗传因素

母亲初潮较早的女童,易发生性早熟,兄弟姐妹中有性早熟病史者患病几率也有可能增高。

2饮食因素

食物中雌激素活性物质也是性早熟危险因素之一。如含性激素的食物蜂王浆,儿童食用后可导致性早熟;长期食用“洋快餐”等油炸高热量食品的胖孩子更容易达到“性成熟启动的阈值”,脂肪中大量芳香化酶具有让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功能,而雌激素会加速生长板老化,诱发性早熟。

3家庭因素

长期暴露于不良的家庭关系中,可能引起孩子心理压力增大,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继而引起性早熟。

4不良生活习惯

越多越多儿童接触到一些超越其性心理年龄的行为影像,在这些性信息的暗示下,更容易出现性早熟。

5其他因素

儿童涂抹或接触含有性激素的化妆品、药物以及误食家长避孕药而出现性早熟。


专家门诊时间:周六全天

生长发育门诊:周日上午

儿科门诊位置:门诊二楼

坐诊专家:王昭睿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