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一点,吃饱了才有能量。”
“早点休息,睡足了第二天精神好。”
“要是紧张,就多深呼吸几次。”
……
高考期间,家长们总会拿出各种“小妙招”,力图将“后勤保障”做到了极致,但有时“用力过猛”并无益处。那究竟怎样才是最好的“安排”,家长和考生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健康的身体条件是圆满完成考试的基础。德州市中医院血液透析室主任刘政告诉记者,高考期间,在饮食上,考生除了尽量保持原有食物多样、粗细兼顾、蛋奶兼并、谷豆混吃等饮食习惯、膳食平衡之外,还要特别重视饮食卫生,切勿贪凉饮冷,过食瓜果梨桃,以防寒凉伤阳导致腹泻腹痛。此外,饮食不可过饱,以免伤食呕吐,影响身体健康状态及能量吸收。 “今年受疫情影响,高考时间比往年延后了,正值暑期高温阶段,天气闷热,湿气较重,容易导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困倦乏力,因此这几天的饮食一定要清淡,家长应该多用蒸、煮、炖和清炒等烹调方式,避免油、煎、炸。”刘政还表示,由于夏季多汗,考生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采用少量、多次饮水,以防防止中暑。 考生除了要注意营养均衡和食品安全外,规律作息也非常重要。刘政还表示,充足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人得到身心的恢复,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效率提高,助力高考。对此,考生可以采用适当运动、睡前泡脚、放松精神等方式缓解压力,助力睡眠;同时注意晚上睡眠时间不可过晚,最好在10~11点入眠,这样可以使睡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要保证短时间的午睡,以利于下午的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今年的高考将持续4天,高考最后两天的上午,政治和生物考试结束时已经是12点半了,这对参加上午考试考生的体力将会是是一种考验,德州二中教师李广俊建议考生在保证饮食营养的同时不要忽视身体锻炼。
“高考这几天考生除了保证营养,也不要忘了进行适当的锻炼,晚饭后散散步就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既不剧烈,又能减压,也有助于睡眠。”
李广俊建议考生要和往常一样,早上按时起床,中午适当午睡,晚上的时间可以适当看一看错题本,复习一下基础知识,千万不要再熬夜复习。
李广俊还介绍到,考生进入考场如果感觉紧张,可以在座位上进行自我放松,可以左右扭转头部依次去看自己的双肩。也可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两手五指并拢,从前额向后脑勺梳理头发,一边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可以在心里默念‘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会正常发挥的!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能坚持到底的’等这一类话语。”
如果考生觉得自己某一科考得不理想,李广俊建议考生给自己做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问心无愧法——“我已尽了最大努力,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坐标调整法——“不止我一个人没考好,要丢分大家一起丢分”;自我鼓励法——“我这科没考好,不等于下科考不好,我的强项科目能弥补这一科没考好的不足”。
李广俊表示,“考生要做到考完一科放下一科,不要和别人对答案,这时讨论答题的对错已完全没有意义,要做到不纠结过去,不惧怕未来。”
张春菊介绍,高考是件全社会都很重视的大事,参与其中的家庭肯定会面临巨大考验,所以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应该学会减压,放松自己的情绪。
张春菊表示,这个时期,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而忽视自己的情绪变化,家长的一些言行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们带来压力,比如开始特别关心孩子,过多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等,家长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表现出焦虑情绪。
对此张春菊建议,家长在这个时期要少说话,多关注一下孩子的营养膳食搭配,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即可,要少谈高考,多给孩子留空间。“这个时候家长要和孩子一样,尽量保持以往生活规律,不要做刻意调整,家长可以在家里播放一些节奏舒缓的音乐,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
张春菊表示,压力更多的是来自未来的不确定性,害怕遇到不好的情况,这时候建议使用时间线减压法来给自己减压。
张春菊介绍,此方法就是按照时间节点,设想自己将要做的事,并想象最好的结果。“考生可以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听着轻音乐,想象着第二天自己几点起床、洗漱、吃饭,然后几点出门,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去考场,再到进入考场、答题、走出考场等环节。并在脑海里暗示自己看到的题目都是自己学过的,并告诉自己可以做好。”张春菊表示,此方法同样适于家长。
张春菊还建议,考生在考试期间不要熬夜,少看手机,少接触外界信息,多听一些催眠音乐。“考生和家长不要过分纠结于失眠的问题,睡眠的质量重于睡眠时间,深度睡眠三四个小时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