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无疑,2020年是个惨淡的春节,庚子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如洪水猛兽自武汉迅速席卷全国,冲淡了喜庆,破碎了团圆。武汉——距德州1000多公里之外,一个记忆中闷热、遥远,远得几乎忘记它的存在的城市,在那一刻,它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也自那一刻,中华儿女山川隔、日月同,心手相携、呼吸与共。
灾难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顶就是一座不堪重负的山。疫情播报的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道不尽的聚散,是疼到说不出的别离! 毋庸置疑,这是一场灾难,人类的灾难。但人类何时远离过灾难呢?曾经,鼠疫、非典、黑死病……一个个可怕的魔鬼剥夺了一个个无辜鲜活的生命,但最终人类终将战胜、驱赶并消灭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恶魔。一次不经意的擦肩而过,也许就是一场生死相依,曾经,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个梦想,遥不可及,当灾难来临,才知道相携相助、彼此疼惜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唯一主题。
疫情肆虐,一时武汉告急!湖北告急!黄冈告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千里驰援,倾囊相助。一声呐喊,成百上千医生除夕夜千里驰援!一个号召,全民居家隔离不外出!一句动员,几天建成一所现代医院。和平时,都是芸芸众生,危难时,才看到人性的不同,中华儿女用心、用情、用行动彰显了勇赴国难的民族属性,在灾难面前折射出的高贵品格和人性光辉令人感动!
光明虽总与阴影相伴,但万物始终会停留在光明的高度。无论在何种境地,人从心底迸发出的朴素善良和崇高的仁爱,以及平凡表象下的英雄情怀和品质,是战胜一切灾难的强劲力量。纵观千载中华,罹难无数、挫而弥坚;天灾疫祸,皆峰回路转、临危挽澜。山东疫情防控响应级别由I级调整位II级,恰逢迎春花开繁茂,让“祝贺”这个词时隔多日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闻者无不额手相庆,它就像一道叫做“希望”的光,穿透层层乌云,给一条条空旷的街道涂上一抹亮色,给每个凄惶无措的心灵注入了温暖与坚定。如今疫情烽烟再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戮力同心,定能共克时艰!
我们期许未来的曙光,更被存在于当下的瞬间所感动,从医护人员到社区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员,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积极投身到这场战疫中,他们临危不惧、勇往向前,与时间赛跑,同疫魔抗争,在平凡的岗位上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构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屏障。善意是善行的基础,善行是善意的延续,感谢这温暖的守护,“一米线”拉开的是人与人的物理距离,缔结的却是血浓于水的爱与温情,它给予了人世间最坚定的希望和信念,让我们看到有一种担当叫行为有尺;有一种使命叫言语有序;有一种大爱叫感同身受;有一种奉献叫顾全大局;它让人笃信: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
没经历过焦灼恐慌,感受不到平安祥和的可贵,与疫魔的殊死博弈让我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明白了什么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天尽于日,地极于涯,疫情终将过去,春联中“一帆风顺、万象更新”的好日子也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