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德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暑假消费提示:给孩子报培训班请谨慎选择培训机构。
一、要充分了解培训机构的资质情况。在选择培训机构前,应该多方打听其教学质量和口碑信誉,查询相关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现场查验登记办学地址和实际办学场所是否一致,是否具备相应的办学条件。
二、详细了解教师配备情况。查看教师是否有教师资格证或相关资格证书,学历、学位情况,有无工作经验或教学成果,有无标准化教材、课件,是否符合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能否保证教学质量。
三、谨防虚假广告诱导。广告宣传无可厚非,但是部分培训机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用一些虚假、时尚、漂亮的字眼吸引消费者,肆意夸大师资力量和培训效果,误导消费者。消费者不要盲从,在充分了解培训机构的情况下,要理性思考谨慎选择,可短期试课,等认同授课方式和培训效果后,再签订培训协议,有利于降低消费风险。
四、认真审阅慎重签订培训协议。签订协议前,要认真审看协议内容,是否权利义务对等,是否有“霸王条款”。是否对培训时间、地点、内容、目标、效果、收费价格、标准、人身安全、违约责任及可能出现的财产损失等内容详细约定,协议越详细越好,内容要全面、具体,表述尽可能明确清楚,尽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消费纠纷。
五、要保存好证据。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交费前一定要详细了解相关收费政策,交费后要索取发票,妥善保管培训机构的各种收费单据、店堂广告、宣传彩页、协议及附件等,以便于发生纠纷时维权。
愿消费者都能选择好适合自己孩子性格、身体和学习特点的培训机构,愿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拨打12345电话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