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早上7:55分,德州夏津县人民医院附近发生了一起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急救人员徒步奔至事故工地为一名电击伤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以5分钟数千次的按压,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死神手中再次夺下一条鲜活的生命。
7月7日早上7点55分,一名工友形色匆匆地跑入夏津县人民医院急救站寻求帮助,称对面的工地发生了一起电击伤事件,有人呼吸心跳骤停受伤需要紧急救治。此时院内急救车辆全部在外执行任务,无法赶回。时间就是生命,来不及半分犹豫,急救站主任马洪鹏、护士长郭贝祖和三名急救人员提上急救药箱,火速跑步赶往事发现场。
到达事故现场后,他们发现患者全身青紫,意识丧失,瞳孔散大不对等,颈动脉搏动消失……病情危重,抢救刻不容缓!“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打开静脉通路,强心升压!”马洪鹏立即下达医嘱,护士长郭贝祖现场指挥抢救工作,医护人员随口令紧密配合,接替为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间在一秒一秒流逝,在炎热的天气里,医护人员与死神展开了一场命运的争夺赛。“患者有窦性心律了,患者有呼吸了……”经过近千次的心脏按压,患者慢慢恢复了生命体征,呼吸心跳恢复,医护人员顾不上酸痛的胳膊和已经被硌青的膝盖,立即将患者抬上担架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争分夺秒致敬生命,从开始抢救到将患者紧急送入ICU进行救治,这个过程仅仅用了不到10分钟。
7月8日一早,ICU传来了好消息,该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从死到生的5分钟,是医护人员的争分夺秒,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接力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才从死神手中将这名年仅41岁的鲜活生命抢夺回来。患者苏醒后对医务人员多次表达感激之情。
据了解,该患者今年41岁,是对面工地的一名务工人员,家中有两个孩子,今年相继参加小升初考试和高考。他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责任重大,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出现危险,这个家庭将面临灭顶之灾,医护人员人员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更是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幸福。
据了解,心肺复苏操作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救治的最佳时段是发病4分钟之内。第一目击者争取“第一时间”施救,让患者恢复心跳呼吸,保证大脑及重要器官血氧供应,可以为后续抢救赢得时间。从这个例子,也再次证明了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10年来,德州120为提升我市公众急救普及率,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823场,培训市民15万人次。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学急救、用急救”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