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店成“准大学生”暑假课堂!平原爱心企业发起助学行动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后高考时代,“准大学生”们该如何度过这段假期?近日,平原县多家爱心企业发起了一场主题为“助学、圆梦、感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向准大学生们提供实践岗位,让他们提前接触了解社会、缓解经济负担,并在劳动中收获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爱心助学理念 获社会各界响应

活动的发起人名叫李照,是朋宣楼火锅店的老板。去年高考后,曾有家庭困难的高考生来店里打工,为此,他开始关注助学问题。

“大学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而要迈出这一步,孩子们要准备的不只是被褥行李,还要有基本的待人接物礼仪和金钱概念。”李照认为,暑期是入学前的空档期,正好让准大学生们有时间提前适应社会。

于是,他决定自发做一场助学活动,以自己的火锅店为平台,为学生们提供助学岗位。李照的这一想法不仅得到了平原县青年企业家商会的支持,平原县西城公馆、苏酒集团双沟酒业、山东汉德酒业有限公司等多个爱心企业也纷纷加入进来,表示愿意在提供实践岗位的同时,对家庭确实困难的准大学生提供长期资助。

另外,11名有勤工俭学经历的大学在读学生也主动加入进来,从工作技巧到待人礼仪,在实践中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为了保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健康,企业还邀请了一名江苏常熟理工学院的大学辅导员对孩子们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观察和疏导。



不同助学岗位 满足成长需求

7月30日,记者在朋宣楼火锅店里看到,从入门处接待到就座时点餐,从收拾餐桌到买单送客,活跃在各个岗位的是一张一张充满青春活力的面孔。

自活动发起至今,已经先后有30余名学生前来朋宣楼实践。李照介绍,除了为 “准大学生”提供为期三天的“助学社会实践岗位”外,他还为有勤工俭学意向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以减轻其经济压力。

“相比单纯的打工,参与这样一份公益活动更有意义。”大一学生陈楚寒是朋宣楼勤工俭学岗的小组长,也是此次助学活动的负责人。因疫情原因,陈楚寒就读的华东理工大学始终没有下达返校通知。“我学的是公共管理专业,走进社会一定能够学到更多。”她第一时间加入到此次活动中,一肩担起活动策划、组织到宣传一系列工作,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已能独当一面。

在活动过程中,很多性格腼腆的孩子经过三天的锻炼,可以大方地与陌生人交谈,有目共睹的改变让李照觉得欣慰。



“特殊”晚餐 激发感恩之情

作为平原一中的毕业生,牛梦芮在高考成绩公布后,便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岗,在体验结束后申请加入了“勤工俭学岗位”。牛梦芮告诉记者,她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因此她想在丰富暑假生活的同时,也为父母分担一些压力。“自己工作后才知道,父母赚到的每一块钱都不容易。” 牛梦芮说,等拿到第一笔工资后要给父母买件礼物表达感谢。

在“助学社会实践岗位”结束时,朋宣楼还会免费赠送孩子们一桌“感恩餐”,邀请学生们的师长和父母莅临用餐,从拟定菜单到加餐加水都由学生们自己完成,以实际行动表达感激之情。



同时,参与活动的企业还将出资,向学生和家长代表免费提供为期3天的“圆梦旅行”,让参与活动的学生和家人放松心情,为将要到来的大学生活积蓄力量。“除提供实践平台外,我们更希望能够切实帮助到真正有困难的学生家庭。”李照介绍, 8月底,企业还将出资为当地在册贫困生捐助一千元助学基金和价值一千余元的生活、学习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