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龙门办事处医生王学燕|用爱心架起鲁渝人民友谊之桥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为落实省市关于开展扶贫协作“团组式”支医工作要求2020年5月10日,平原龙门办事处援渝医生王学燕带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山区人民的关心和牵挂,带着院领导的嘱托,背负着医生救死扶伤的使命,来到重庆市秀山县,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医疗帮扶工作。

重庆秀山县地处大山深处,气候潮湿,方言浓重,饮食生活习惯与我们山东差异很大。王学燕被分派到的秀山县梅江镇中心卫生院。来到医院后,院长简单介绍了医院的情况。医院条件简陋,医疗设备匮乏陈旧,年轻医生多,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滞后。看到病号向她投来的眼神,让王学燕真正感受到了自己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之大,山区群众对他们的期望之高。

到卫生院的第二天,王学燕不顾水土不服、语言不通、身体不适的困扰,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她被安排在内儿科病房,主要职责是培养年轻大夫,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同时分担质控方面的工作。内儿科病房是医院最繁忙的科室,平均每天收治30余个病号。自从老百姓知道医院里有从山东来的支医大夫,都点名要王学燕给他们看病。一天上午刚查完病房回到办公室,就看见一个年轻女子领着一位60多岁的老人,操着浓重的方言要找医生,原来这个老人患糖尿病已经有十余年,最近一年多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听说山东有专家来,就要求女儿带她来找专家看病。

王学燕每天都是早早上班,在其他大夫上班前,把当天住院病号的情况全部了解一遍,对特殊病例、疑难、重症病例做好记录,以便查房时进行重点关注指导。每天她都是安排好每一个病号,给护士交代好每一个病号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一个离开单位。回到宿舍还要做好一天的工作总结,对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措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整理,作为给年轻医生指导培训的重要内容。

(王学燕在梅江镇中心卫生院内儿科查房、查阅病历,并指导青年医师用药)

   为来诊病患减轻病痛是王学燕作为一名医生的本职工作。由“输血”转变为“造血”,做好技术传承,提高受援科室医务人员的技术和水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是她支医的根本所在。支医期间,王学燕坚持通过教学查房和集中培训两种方式实现了业务带教工作。对一些典型病例,在查房时现场指导教授年轻大夫书写记录、制定治疗方案、开展救治活动。对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等重症患者,由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有些辅助检查无法进行,就教他们通过采集病史和仔细查体获得诊疗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记得她刚来医院不久,有一位叫龙洪玉的老人,因为“腰腿疼痛”住进中医科,后来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心肌酶增高而转入她们科治疗。当时他的肌酸激酶3716.0U/L,肌酸激酶同工酶83.0U/L,乳酸脱氢酶772.0U/U,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氨基转移酶都明显增高,心电图检查有T波的改变,当时怀疑是个“急性心肌梗塞”,但医院不能进行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检查,王学燕在为患者查体过程中发现,他没有典型的胸痛发作史,最近这段时间食欲差进食少,嘱托住院医师为患者进行电解质的检查并复查心电图,心电图出来并没有动态演变,血钾只有2.3mmol/L是个重度低钾血症,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的表现“心肌梗塞”可以基本排除,王学燕为他进行了补钾保肝等对症支持疗法,一周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肌酸激酶从3000多降到1200多直到降至212U/L,肝功能的指标也恢复正常。虽然这个患者肌酸激酶剧增的病因还需要探讨,但是通过询问细节给临床治疗指明了方向,收到了良好临床效果。还有一位患者,因为“四肢关节疼痛1年多.加重10天”来住院,当时住院大夫给他做了双膝关节的x片及相关的生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入院第二天的清晨查房时,患者诉双肩、双肘、双膝、髋关节均有疼痛,查体发现双肩,双肘、双膝均有压痛,尤其以左髋关节疼痛明显,左下肢活动明显受限。这引起了王学燕的注意,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半个月前曾有跌伤史。立即嘱托住院医师为患者进行左髋关节x光片检查。并嘱患者患肢制动。等放射科结果反馈回来证实了王学燕的判断,患者“左股骨颈骨折”,通过外科大夫会诊,建议施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这件事情虽然小,但是却让全体医护感受到询问病史和仔细查体的重要性。在进行诊疗活动的同时还坚持每天查阅病历,对书写不规范、内容上有差错的,手把手教临床医生进行改正。王学燕希望通过和大家的努力能提高卫生院医疗文书的书写水平。针对乡镇医院大夫们进修学习机会少的现状,掌握的新的诊疗指南和技术不到位,她就每3周对科室人员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培训。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到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他们缺什么王学燕就领着学什么,尽量补齐短板。在做好科室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卫生院的送医下乡活动中。在一个叫兴隆坳的寨子里,王学燕为70多位老百姓进行了义诊,一位苗族老阿婆听说山东的大夫要来义诊,专门让女儿赶了几十里山路,找她看病。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之际,王大夫同梅江中心卫生院党员干部们一起到兴隆坳五保家园为这里的老人进行查体和义诊活动,让这些老年人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王学燕大夫深入到部分行动困难和精神病患者家中,为他们进行免费查体,向他们宣传健康的生活理念并指导临床用药。)

  在两个多月的工作中,王学燕共查看病人6l00多人次,指导修改处方病历近400份,撰写培训课件4个,参与送医下乡4次。不论干什么,王学燕始终坚持一名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使命与担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尽心尽职地为当地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让山区人民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真切关怀。支医生活还在继续,王学燕将一如既往,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她希望通过一批又一批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更好的解除山区人民的病痛,在鲁渝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