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我决定延期援疆工作,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为十二师五一农场中学的教育发展多尽一份绵薄之力。”7月31日,在2018年首批援疆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李洪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每想到学生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对这片土地就多了一份不舍,于是李洪波写下了这封申请书,主动申请延期一年。
不忘援疆初心
李洪波生于1968年,执教于德州同济中学,援疆前已有28年教龄。参加工作以来,他在教学上多次获奖,并培养出诸多优秀学子。可是旁人眼中一帆风顺的李洪波,却有着一个不小的遗憾。李洪波告诉记者,自己年少时便有着一个‘援疆梦’,对生长着胡杨林的祖国南疆心生向往。可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进入社会之后,家庭、工作与生活琐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心中梦想也就只能暂且搁置。
2018年5月,国家教育部“万人援疆计划”启动,李洪波得知后立即报了名,他的妻子吕淑红也在自己的单位德州恒丰集团报了名。“我们的女儿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不再需要父母事无巨细的照顾,我们夫妻两人就想趁着现在都还不算老,前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做一番贡献。”李洪波告诉记者,两年时间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并不算长,前往新疆不仅是满足长久以来的愿望,也是想让自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到更多的人。
为边疆舍小家
2018年6月初,“万人援疆计划”启动,吕淑红作为产业援疆干部先行赴疆,6月21日,即将前往新疆的李洪波突发心梗住院,病情危急。远在新疆的吕淑红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赶回德州,陪伴着李洪波完成了心脏支架手术。术后,李洪波的亲朋好友们都劝其放弃“援疆”,他们再三劝告李洪波,新疆不仅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条件也比不上内地,气候条件大不一样,对大病初愈者来说,在家修养才是更好的选择。
但在李洪波看来,已经许下了前往新疆的承诺,便不应中途放弃,在谢绝了众人的好意后,他于8月22日出发远赴新疆,开启为期两年的援疆之旅。李洪波的支教地为新疆建设兵团十二师五一农场中学,住所离着学校尚有两公里的距离,李洪波每天都跋涉在崎岖不平的砂砾小路上,每趟要半个多小时。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常常还没走到学校鞋和袜子就都湿了,而冬天极寒的天气对于年过半百的李洪波来说也极为难熬。
牢记教育使命
2020年春节,李洪波原本计划与妻子一起回家团聚,但考虑到要到初三毕业班,放假较晚,考虑到需要检查学生作业、提前备课,他最终决定和爱人留在新疆过年。得知父母不回山东的消息后,李洪波的女儿也表示支持父母的决定,她选择从山东乘飞机前来新疆陪父母一起过春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短暂的团圆。作为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医生,李洪波的女儿购买了最近的一班航班,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
在接到学校“停课不停学”通知后, 李洪波积极准备,1月31日开始查作业,2月3日开始每天在线为学生们讲课、布置作业、讲解习题、耐心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专业细致的批阅和指导,为每一份试卷填写密密麻麻的评语,虽然工作辛苦却乐此不疲。两年匆匆过去,李洪波不仅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也深刻地感受到新疆的快速发展需要全国各地的助力,为此李洪波选择继续留在新疆,决心为这里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