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德州各校特色大课间,解锁锻炼“新姿势”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曾几何时,我们都经历过:“体育老师有事,这节课我来上!”

如今,体育老师终于可以大声说出来:我战胜了“病魔”!

8月20日,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24号(教育类033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要保证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那么,德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情况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各校普遍有上午、下午两个大课间,每个大课间时常30分钟,完全可以满足孩子们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需求。而且学生们的锻炼形式也是丰富多样,有时尚动感的鬼步舞、韵律操,有可以在教室完成的室内操,还有互动项目花样跳绳、踢毽子,更有每周运动类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发展特长。

调查
“一小时锻炼”活动精彩纷呈


▲德开小学大课间学生们跳鬼步舞

还记得上学时大课间做的广播体操吗?从第一套到第九套,各中小学校园上午或者下午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做操。如果你现在再走进校园,广播体操已经悄悄变了“模样”,更加潮流、动感的鬼步舞、韵律操取而代之,孩子们跳的有模有样,这也是老师为孩子们锻炼身体“专属定制”的精彩大课间运动项目。

  

▲德开小学大课间学生们跳鬼步舞

每天上午大课间铃声一响,德开小学的学生列队来到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成体操队形站好,鬼步舞的背景音乐响起,学生们脚下像按了小弹簧一样地跳起来,为绿意葱葱的校园增添了更多朝气。

德开小学郑姗姗老师介绍:“我们学校按年级为孩子们定制了不同的课间活动,三到六年级跳鬼步舞,这种运动消耗体力较多,也需要一定的肺活量;二年级练习跳绳,动作简单锻炼协调性;一年级则以练习队形为主,培养集体意识。”

同样为学生们“定制”锻炼活动的还有湖滨北路小学,目前学生们正在跳的韵律操《听我说谢谢你》,是该校体育老师根据“兔子舞”和网络视频改编而来,将动作设计的更加适合小学生,还有小朋友因为在校跳操好,成为短视频“小明星”。

明诚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百花齐放”,抖空竹、跳绳、篮球、踢毽子等等,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在活动时,不仅学校老师参与进来,还经常请来“明星”助阵,上周就聘请到中国空竹达人周天老师为我校空竹校外辅导员,面对面学习空竹绝技,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复课后我们不仅增多了体育课的运动项目,也新增了可以不受场地影响的‘室内操’,可以做座位上、教室内、走廊内进行锻炼。”德州九中马丽霞老师介绍,学校老师在网上“室内操”视频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生特点,增加了柔韧性锻炼、颈椎锻炼,成为复课后学生们每天必做的锻炼活动。

此外,“跑操”还是许多中学的传统锻炼项目,但跑操时长与强度都有一些调整,让孩子们锻炼更加充分,也更能有效的利用起大课间时间。而且“跑步”本身也是中考体育的必考项目,德州十中根据男生、女生中考体育不同的考试要求,在大课间进行分类跑操活动,锻炼身体和提高中考体育成绩一举两得。

  

▲德开小学的特色课

各校除了每天一小时的锻炼外,每周也有固定的社团活动时间,在社团活动日,学生们的运动时间超过两个小时,社团活动包括各种球类、跳绳、舞蹈、武术,锻炼身体的同时,让每个孩子有特长、有专长。

学生
更喜欢互动性强的锻炼方式


     


“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是对学校提出的硬性要求,也是对学校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的新挑战。在教育部明确每日锻炼要求后,多校开始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弄清学生们喜欢什么,让锻炼时间更加快乐多彩。

     湖滨北路小学王亚楠老师在班级询问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锻炼活动,呼声最高的是互动性运动。除了传统项目跳绳、踢毽子、接力拍球、丢沙包等,很多学生还提出新的锻炼方式,像是猜拳迈步、传球手等等。王老师表示孩子们的想法给了她许多启示,接下来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成长特点,创新调整活动项目,真正让课间活动成为孩子们的“加油站”。

     “我在学校里学的鬼步舞,回家还教给了爸爸妈妈,他们现在也能跟我一起跳了。”德开小学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表示,她非常喜欢大课间的活动,回家后自己能当回“小老师”,她说道:“希望以后老师可以多教我们一些比较潮的舞蹈,就让爸爸妈妈羡慕我们吧。”对于她的愿望,郑老师表示“马上安排”,新编排的舞蹈《你笑起来真好看》,很快就会教给孩子们了。    

老师
家校共建让锻炼成为习惯


让锻炼成为习惯,家长们也不能放松。采访中多校老师表示,虽然学生们“每天锻炼一小时”在学校就可以达标,但锻炼习惯还需要“家校”共同培养,希望家长们也动起来,营造运动氛围。

如果家长有时间,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中学生可以增加耐力练习:每天坚持1500-2000米的长跑练习或者匀速跑10分钟;下肢练习:每天蛙跳10个一组,练习3组:蹲跳起30次为一组,练习3组;上肢练习:府卧撑量力而行,练习3组。

小学生可以进行拉伸练习,正压腿:一腿直立,另一腿举起放于高度适当的高物上,身体正对高腿,上体向前尽量用胸部贴腿,双膝不得弯屈,复原姿势后连续再做。侧压腿:一腿直立,另一腿举起放于高度适当的高物上,身体侧对高腿,上体尽量侧屈,用头的一侧贴腿。

如果家长时间较少,跳绳、慢跑、呼啦圈等项目都十分适合家长共同参与。运动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最好方式,建议家长在互动锻炼时,多沟通学校生活、讲述名人故事,既增强体质又增进与孩子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