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吃螃蟹|医生提醒:蟹肉好吃但不可贪食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

转眼又到了螃蟹大军横行霸道的季节,在部分市民的观念中螃蟹性大属寒,是一种诱发病气的“发物”,每当秋季常有因吃螃蟹患急性肾衰竭的新闻报道。十三局医院内二科副主任丁青春表示,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吃螃蟹,市民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是高胆固醇、高嘌呤的食物,部分人群更切忌食用螃蟹。

据丁青春医生介绍,每年中秋节后,由于不注意饮食造成胃肠道疾病而需要到医院就医的患者会比较多,这其中青年上班族也占有不小的一部分。以春节餐桌的“常客”螃蟹为例,螃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增加人体的淋巴细胞免疫力。同时,蟹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E,可以保护粘膜上皮组织,软化血管和抗衰老。虽然适量的进食螃蟹有着不少的好处,但每年也有不少人因吃螃蟹而遭秧。

记者了解到,由于螃蟹富含蛋白质,蟹黄胆固醇含量较高,加之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伤风发热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与婴幼儿都属于不宜吃螃蟹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蟹肉、蟹膏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与其他肉类相比不太容易消化且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故婴儿及过敏体质、哮喘、容易腹泻的幼儿不宜食用。另外,有过敏史的人、孕妇也要慎吃螃蟹。”丁青春医生说。

吃螃蟹还有许多的禁忌,蟹肉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如果和水果(特别是柿子等含鞣酸高的水果)同食,很容易与水果中含的鞣酸结合形成鞣酸蛋白,加重胃肠负担,会出现腹泻等症状;螃蟹是寒凉的食物,而酸奶含有丰富的乳酸菌,有加快胃肠蠕动的作用,酸奶与螃蟹同时食用,很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嘌呤在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尿酸会加重痛风病情;螃蟹一旦死去,体内细菌还会大量繁殖。

按我国膳食指南的推荐,每天的水产品合适数量是75至100克,大概为每餐可以吃100克河蟹。在吃螃蟹的同时配合一些米饭或粥,既不容易发生蛋白质过量的问题,又不会在食后感到饿。丁青春医生也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如果食入变质的螃蟹,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如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