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利自小就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中顺利考入临邑五中美术专业班。1995年大学毕业后,朱昌利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多年来,他不但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学生,还曾经担任全县美术教师进修达标的主讲老师,为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7年至2010年,朱昌利在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读研。3年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里,朱昌利创作了大量油画作品,描绘了当地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塔里木河是新疆的母亲河,他多次乘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去塔里木河两岸写生。“每一次作画,都是无与伦比的精彩体验。”朱昌利说。
在与新疆民族风情的深入接触中,朱昌利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我很幸运,研究生毕业后,我可以再次回到这里,回到我的第二故乡。”2011年9月,朱昌利被山东省教育厅选派援疆,任教于新疆喀什英吉沙县第二小学,承担了一年级3个班和五年级3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
在英吉沙一年的时间里,朱昌利收获了许多感动。作为画家,他表达的主要方式就是绘画。他把在新疆工作生活的爱与感动融汇到作品中,其中一幅油画作品《帕米尔作证》描绘了一位22岁的援疆大学生志愿者,在看到学生衣服单薄时,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孩子披上的情景。该作品获得“建设美好喀什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2012年6月,朱昌利在喀什文化馆举办了“天山之美,泰山之爱——朱昌利援疆美术作品展”。因为爱也因为感动,他将卖画所得全部捐给了当地福利院。
回到家乡后,朱昌利继续在临邑五中做美术教师,专业从事艺术创作与教学工作。同时,作为一名画家,他一直想举办一次援疆专题画展。2016年12月,他精选了80余幅援疆时期创作的油画作品,在临邑县工人文化中心展出。“我希望把我认识的新疆呈现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爱上新疆。”朱昌利说。
为了追求业务上更好的发展,2018年9月,朱昌利受聘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门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工作。但新疆的美好瞬间已经在他脑海中扎根,他与新疆的缘,仍将不断在他的画笔下缓缓流出。
■画家简介
朱昌利,国际右脑科学与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画学会理事、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山东省艺术教育专家组成员。现受聘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家大奖并被收藏,同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很多学生考入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