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妹热线|最美黄昏恋败给了房子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他们牵手时得到了家人的真心祝福,很多人说,这好姻缘是上天做媒,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只可惜,他们相遇时,一个69岁,一个64岁。

这段轰轰烈烈的黄昏恋情,最终没能逃过俗世的捉弄,好不容易得来的温情相守在房子、疾病、子女面前一败涂地,只得潦草收场。


晚年遇知己,相约度过下半生


2007年,冉军(化名)的原配夫人因病离世,曾经计划好的退休生活,如今只剩他一人形单影只。不愿打扰儿女们的生活,冉军常常独自一人到广场遛弯、唱歌,到河边钓鱼、静坐,直到2012年,经人介绍,冉军认识了小他五岁的邱霞(化名)。

邱霞年轻时便是远近闻名的美人,早年间与前夫离异后一直未再婚。她保养得宜,能歌善舞,即便已经年逾花甲,看上去仍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冉军曾在高校任教,收入不低,又为人踏实稳重,幽默风趣,同样醉心歌舞,一来二去,两人便热络起来。

一个离异,一个丧偶,一个温柔美丽,一个温文尔雅,且彼时的两人都已退休,子女们早已成家,孙辈也无需操心,不论怎么看,都是般配的一对。重要的是,遇见邱霞后,冉军不再默默企盼周末儿孙归家,邱霞也不必掐着时间,给远在福建闯荡的独子打长途电话。

恋爱的日子里,他们给予彼此的除了温暖,更多的是陪伴。邱霞常到冉军家,帮他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冉军也会在深秋精心挑选一条保暖的围巾,如少年般讨姑娘欢心。原本应独自一人度过的时光里,两个孤独的灵魂抱团取暖,彼此关心,很快,他们便决定,要携手走完人生的下半程。



顺利“转正”,双方子女送祝福


为了给邱霞一个名分,冉军决定向子女坦白再婚的心思。

“爸,其实我们都知道,也都明白,都支持,有人能真心待您,愿意和您搭伙过日子,我们替您高兴。”子女的理解让冉军很是感动,借着机会,他和子女们商议,将现在所住的三居室,加上邱霞的名字。

冉军养老并不成问题,在金钱方面,他更不愿亏待这个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女人,但让他意外的是,这个涉及财产的提议,子女们居然并未阻拦,大儿子甚至还满口赞成。

没有举办婚礼,也没有通知亲友,2013年深秋的一天,两人领取了结婚证,儿孙们凑在一起吃了顿火锅,将这件事定下,低调,也慎重。

很快,邱霞从自己的一居室搬到了冉军的大房子。此后的几年内,“邱姨”成了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她会在子女回家时煮上一锅热腾腾的饺子,会在清晨跑两个菜市场给家人煲一锅鱼汤,也愿意接送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小外孙去上辅导班。孩子们也常给继母买首饰、衣服,逢年过节还会送上红包,一家人其乐融融,恍惚间,甚至连冉军自己都觉得,邱霞一直就是孩子们的母亲。


一朝病倒,甜蜜婚姻现裂痕


2013年两人再婚时,冉军69岁,虽说还能唱歌钓鱼,身体却大不如前了,他时常头晕、胸闷,2015年年初,冉军被查出癌症。

手术结束后,是漫长的化疗和恢复,子女们忙着各自的工作家庭,病榻前的陪伴照顾,大多由邱霞一人完成,她舍弃了唱歌跳舞的时间,不再频繁出入广场和社团,陪着仅有一年缘分的丈夫往返于家与医院。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换做夫妻,更何况是半路出家的夫妻,也是一样。

病魔来势汹汹,消耗着冉军的生命力,也消耗了银行卡里的余额。渐渐地,冉军和邱霞的日子不再如新婚时宽裕,一切支出都得紧着药费和补品。可即便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老两口也从未向子女伸手。再看孩子们,满口挂着孝顺,都说要出钱,却未有一人落到行动上,这让邱霞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满。

“妈,你老了,自己在德州要学会心疼自己啊。”原本,邱霞也是甘愿付出的,可亲生儿子返乡探望时的话却一下子触到了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在这个家,邱霞听到最多的话是“谢谢”和“你辛苦了”,却从没有人叫她心疼自己。


过户房产,迎来继女激烈反对


百年之后,冉军是要和原配夫人合葬的。这点,两人相识之初冉军就说的很明白,原本,邱霞也是能谅解的,毕竟两人相伴数十年,育有两子一女,感情深厚。可再婚后的日子越过越苦,夜深人静时,邱霞也常觉得委屈:

房子是婚前财产,虽说加了名字,可真要论起来,与自己并无半毛钱关系;自己年岁不小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要照顾一个癌症病人并不轻松;这几年的倾心付出未必能换来孩子们的感恩铭记,若有天丈夫撒手人寰,八成还是要指望亲生儿子和儿媳……

想到这儿,她不得不为自己,为儿子多多争取,细细打算。

2016年,邱霞亲生儿子的生意急需一笔资金周转,她便卖掉了自己的房产。借着机会,她向冉军提出,将现居的三室一厅全部过到自己名下,算是赠与,也算是补偿,给自己的后半生一个保障。

冉军一向厚道,也愿意体谅妻子,自是认可,两个儿子得知此事也未置可否,但女儿的强烈反扑却让邱霞和冉军都没想到。

一切的矛盾,也就此展开。


处处被提防,原来自己终是“外人”


“不可能!爸,你仔细想想,这可是你和咱妈一起挣下的房子,现在价值一百多万!她要卖了房子补贴亲儿子去了,你住哪?”

“人生在世,房子财产都是浮云,有人真心相伴,才有眷恋有归属。你邱姨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我要走了她怎么过?”

显然,冉军的话女儿并没听进心里,未曾躺过手术室的人也很难明白长者的良苦用心。在孩子们的记忆中,陪伴自己长大的生身母亲才是这个家真正的女主人,能够给予晚年再婚的继母尊重和体面,已尽到了为人子女的责任,想要父亲的婚前财产,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不久后,借口需要登记房产,女儿将冉军的户口本和房产证借走使用,便再也没有归还。邱霞这才明白,原来,他们处处提防,从来没把自己当作一家人。

邱霞向来不是激烈的性子,她从未过问房产证的事。可她也不傻,自那以后,她不再如从前一般周到细致地对家人,唯还尽心地守着冉军,守着漫漫人生中最后一点温暖。


没说再见,黄昏恋终被消磨


邱霞儿子的生意很快迎来转机,借着“孩子想奶奶”的由头,儿子频繁将邱霞接到福建休养,开始的时候一次只去三五天,慢慢地,疗养时间变成了一个月、两个月。

这边自是明白邱霞儿子的用意,孩子们给父亲请了保姆,全天候照顾父亲生活起居。

起初,他们还经常电话联系,可冉军身体越来越差,距离自然而然地将两人的关系拉远。他们不懂微信,不会视频,1500公里于这对古稀老人而言,近乎永别。

 两年过去,缠绵病榻的冉军已经意识不清,朦胧中向子女提出见邱霞一面,也未被应允。他们并不能体谅邱霞的难处,在孩子们眼中,这个女人贪慕虚荣,见父亲病重便远走他乡,实在不值得托付。

2019年初春,和煦明媚的阳光中,冉军永远告别了让他心烦的俗世。临终病重的消息,子女也并未特意告知这个仅相处了几年的继母。

两位老人携手几年来,没有一次争吵,没有告别,甚至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就这样无声地说了再见。这场轰轰烈烈的黄昏恋情,最终被现实消磨的一滴不剩。

“他临行前,定是遗憾的。”邱霞是这样想的。



姐妹有话说:

        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老伴儿,互相扶持走完一生,对于独居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归宿,但不论在什么年纪,婚姻都应以爱情为前提和基础,子女赡养问题和经济财产关系不应该成为老人晚年再婚的阻碍。

        黄昏恋的双方要多和各自子女沟通,和子女畅谈心事。黄昏恋的双方相互扶持,才能在婚姻道路上走的更远。子女也应该有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多包容,多理解,亲生子女在老人再婚后也要积极尽到赡养义务。在老人健康时,可以提前做好财产规划和分配,避免矛盾产生。

本期值班记者联系电话:18553450530

QQ:296657094

投稿邮箱:296657094@qq.com

本栏目将对主人公姓名、信息进行模糊处理并严格保密,期待您讲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