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市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德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市属国有企业,主要业务范围包括融资担保、供应链金融、基金管理、资产管理、应急转贷、智慧金融服务和土地整理开发成立以来,公司始终注重诚信建设,强化企业信誉,无主动违约毁约行为和商业欺诈行为,无损害消费者权益事件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事件,企业生产经营秩序良好,社会信誉状况良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一、坚持诚信经营,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设

(一)积极开展担保授信,助力实体经济融资增信。融资担保业务是公认的“高风险、低收益型”准公益类业务,是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力量。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遵循政策类担保业务本质,以信用担保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创新担保业务产品、模式,降低收费,不断提高服务实体企业的能力,为实体企业增信授信,遏止地方金融市场风险爆发。先后创新专利权质押方式为某企业提供担保2000万元,帮助其实现了与唯品会的合作项目建设;为某橡塑企业提供了3000万元的工程履约保函担保,在不增加企业负债的情况下帮助企业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帮助我市多家大型企业化解银行债务及资金担保违约风险,避免了担保圈企业集体违约、不良情况的发生。目前,公司与各界积极协作,改善社会信用资源配置,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累计完成融资担保授信343笔,授信金额42.545亿元,坚实履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金融稳定”使命。

(二)不断加强诚信建设,守法诚信开展金融业务。守法是企业的立足之本,诚信是企业的发展之基。公司成立之初,便始终坚持依法经营,依规处理内部事务,制定实施了《薪酬及考评管理办法》、《办公管理规定》、《法律事务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等三大类共计28项内部管理制度。目前,通过各项制度的完善,公司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实现了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在各项金融业务创新和开展过程中,金控集团始终秉承“以诚相交,以信为守”的诚信理念。每项业务开展前,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凡是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方针不允许的坚决不做。在工作过程中,守合同、重信用,对业务人员严格约束管理,项目决策和运作实行项目评审委员会机制,从源头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对于担保客户违约情况,公司自觉依法足额代偿,先后累计代偿1273.5万元,维护公司的良好信誉;对不良金融债权清收和处置,均通过诉讼追偿、协商、抵押物清算受偿、资产抵债等合法的方式进行,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三)管好用好政策性资金,发挥政府“黄金信用”活力。公司目前代管市级续贷周转金,应急转贷业务使用开发区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和省应急转贷专项基金。在使用政策性资金过程中,公司注重强化政策性资金管理,对代管“三航”资金实现专款专户专用,杜绝与自有资金账户交叉情况,严格按照三航政策规定使用资金;对各级应急转贷基金的使用,不断规范转贷投放手续,仔细审核客户企业真实经营数据,认真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主动催收和归集各用款人的借款本息,确保了专项资金的安全,并且按时、全额归还到期的政策性资金,有效激发了政策性资金助推经济发展的活力,切实维护了企业信誉。仅今年上半年使用政策性资金开展业务36笔,累计提供资金19.36亿元,完成转贷业务额22.69亿元,无一笔业务违约、发生风险。

(四)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积极依法缴纳各项税收。公司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不走形式、过场,严把公开内容的时限、形式、程序等,切实提高了党务、政务等公开内容的真实性、透明性和规范性,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公司坚持诚信经营,重视企业信誉,及时报送真实经营数据,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依法纳税、诚信经营方面的教育,历年来依照国家税务政策主动办理税务登记,做到及时、真实、正确、正当。成立四年来,公司一直都处于艰苦创业阶段,资金短缺一直制约着公司的发展。但是金控集团从没有少报、少缴、漏报、漏缴的现象发生,始终勇于承担纳税义务,积极缴纳各项税收,纳税信用评定等级为A级。

二、认真遵守劳动法规,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公司成立以来,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劳动合同制度,公司4年来先后组织3次员工招聘,均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向主管部门报告、社会公告、笔试、面试、体检、报到等多个环节进行。在被聘用后,一律签订聘用合同,严格遵守劳动法,公司和员工双方都能依法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二是建立了科学的薪资体系,企业的薪酬水平与本地区同行业相似规模的企业比较,以及本地区同行业的市场平均薪酬水平比较处于合理状态。三是积极组织工会活动。公司坚持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着力加强服务型工会建设,努力达到“六有”目标,积极组织开展篮球赛、羽毛球赛、健步走等文体活动,积极帮扶困难职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公司不断强化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公司领导和其他管理人员更是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和上级规定,并在公司的办公楼内专门开辟宣传栏,不定时更换宣传或公示内容,有效促进了普法活动开展,不断推动依法治企工作深入。

三、健全风险防控措施,完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一)强化重大项目的法律参与。近年来,公司不断健全项目决策运作过程中的法律咨询机制,努力从源头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在重大经营、投资项目决策运作之前,根据项目的特点,就重大法律问题主动提出研究论证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法律支持。在资产运营项目操作过程中,对项目运作模式、责任分担以及协议合同框架设计等有关方面进行法律咨询,作出系统论证和设计,作为项目洽谈和运作的依据。

(二)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金控集团作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坚持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着力完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务工作体系,公司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核率达到100%。在今年公司集团化改革过程中,还将不断增强资本市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法律风险防控水平,坚持依法治企,防范法律风险。

(三)建立健全依法决策组织体系。一是建立了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会议制度,严格落实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在研究重大经营事项时,落实党委研究“前置程序”,出台了各种规章管理制度。二是设立风险评审委员会,所有涉及资金、项目事宜,一律由风险评审委员会实行集中和终极审议,并设立回避制度。公司董事长不参与评审投票及业务考察,仅保留最终否决权,确保评审会上的授信项目独立、客观,促进公司健康稳健运行。

四、牢记“社会公民”身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德州金控集团始终将“理性、坚韧、审慎、公共、服务”作为企业精神一以贯之,在依法诚信经营的同时,牢记企业的“社会公民”身份,积极服务公共事业,推动社会繁荣进步。

(一)勇担地方金融市场风险。作为地方性金融国企,公司多年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金融稳定”为宗旨,致力维护地方金融稳定。2017年开始采取多业务手段处理实体企业的金融风险,通过融资担保、应急转贷、金融资产管理等业务,服务某县整体贷款不良率由11%降至5%;服务某建材企业处理不良贷款13亿元并实现了和央企的战略合作;服务某蛋白企业处理不良贷款11亿元;服务某多年难以“退城进园”企业较快搬迁;服务某知名调味品企业起死回生,趟出了“金融风险准公共管理人”风险化解路子。

(二)服务政府教育类民生项目。解社会之所急,应民生之所需,利用金融手段服务政府民生项目是公司初创时就确定的一项重要宗旨,也是我公司发挥国企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公司灵活设置反担保措施,重点针对学校“融资难”问题,为学校开展贷款担保,帮助学校进行融资。累计为陵城江山学校、乐陵市致远学校、齐河清华园学校、禹城大禹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提供担保授信数亿元,用于学校的工程建设,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积极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公司广泛动员志愿者积极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融入志愿服务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实现共创文明的良好局面。公司所属各部室积极动员全体员工加入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垃圾清理”、“网格化志愿服务”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志愿者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四)疫情期间维护社会总体信用。为支持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缓解企业贷款偿还困境,维护社会总体信用稳定,金控集团推出“战疫融资担保业务”,疫情期间担保费减半收取。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可按“1+1”方式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融资担保并实行“零担保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避免疫情期间企业大面积出现贷款违约、信用不良情况,助力广大企业渡过难关、齐心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