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依法行政、提升效能为突破口,市外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以文明诚信机关建设推动文明诚信社会建设,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诚信机关建设

(一)办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诚信机关建设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为使诚信建设工作抓出成效,市外办全体班子成员组成诚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外办关于加强机关诚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规范行政行为,使诚信要求寓于机关规章制度中。

(二)树牢“四个意识”,强化理论武装,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在政治方向上“把好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对上级机关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到快速反应,扎实推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班子民主生活会、重大事项报告及领导干部谈心等制度,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建设,积极创建文明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扎实做好市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引导、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2019年度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二、全面加强机关诚信建设,提升机关干部整体素质

(一)定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督促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纪条规及有关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二)充分利用机关道德讲堂,以社会主任核心价值观、公务员作风建设等为主要内容,倡导勤政廉洁、忠诚负责、诚实守信、知礼守礼,将参与“道德讲堂”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活动日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公务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改进作风、提升效率,使诚实守信、依法行政成为行为规范。

(三)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诚信机关建设。一是推行首问负责制、办事公开制、服务承诺制,树立“公正、廉明、优质、高效、诚信”的工作作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做到工作不推诿、不拖拉、不敷衍塞责。二是做守信人,向不守信行为告别。在生活和工作中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依法纳税、按时还款、遵守职业道德等履行个人各项义务,争做诚信表率。

三、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涉外营商环境

(一)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因公出国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政策规定,严格落实“一控一放”政策,全力支持我市“双招双引”工作。2017年以来共办理各级各类因公出国(境)手续212批534人次,厅级领导干部带队出访团组21批82人次,为搭建我市对外投资贸易合作平台、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二)践行“外事为民”理念,提升外事服务水平。近年来,多次深入我市涉“一带一路”重点涉外企业督导,妥善处理涉外案事件20余起,创新开展了“出境游宣传月”活动,切实保障了我市涉外企业经营和公民出境的安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对“企业邀请外国人来华申请”事项进行流程再造,让企业“只跑一次”。2017年以来,全市共受理企业邀请外国人来华申请812批1430人次,办理APEC卡 117张,有力保障了我市外向型企业与有关国家经贸合作的顺利开展。

(三)健全诚信机制,简政便民,优化服务环境。建立重大涉外案事件工作协调机制,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涉外安全与稳定;进一步优化涉外营商环境,打造审护签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同步办照”和“照随人走”流程;建立全市因公出国重大任务库,引导因公出国团组围绕中心工作,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双招双引”等重点任务;加大APEC商务旅行卡宣传推介力度,扩充申办企业资质,推行“白名单”制度,充分发挥APEC商务旅行卡“便利性”优势,在用卡规范、无不良信用记录、建有APEC商务旅行卡使用、保管制度且有一定旅行卡持有量的企业间推行“白名单”制度,优化诚实守信企业的准入机制;优化外国人来华邀请申请流程,开展“快捷通道”入境来德工作;扎实做好使节来访、国际会议报批等工作。

(四)加强政务服务建设,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将服务承诺面向群众和社会明示公开;实行服务承诺明示责任追究制,将服务承诺明示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和责任人;对违反服务承诺明示内容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党务、政务信息公开的一系列要求,以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以人权、事权、财权、物权以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情况为重点,通过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形式,不断丰富和拓展信息公开的内容,并荣列市政府各部门2019年度政务公开考核优秀等次。

四、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有力推进全市开放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外事工作连续多年走在全省前列。在2019年的全省外事工作会上,我市就对接东盟工作作典型发言;9月全省东盟工作委员会将秘书处设在德州市,副省长凌文亲自授牌;在全省外事工作评比中有4人次被评为全省外事工作先进个人,其中记二等功1人、记三等功3人;在2016年、2018年、2019年全市综合考评中,我办均荣获二等奖。目前,我市外事干部队伍素质优良、业务精练,同时,能胜任英语、日语、韩语、德语、俄语、法语六个语种的翻译任务,为我市外事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为服务我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对外开放度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走出去”、请进来”,创设对接东盟品牌活动。2016年以来,机制性开展了“百企下南洋”、“德州—东盟产业合作论坛”、“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等活动,在东盟十国共举办31场商务对接活动,签约合作项目92个,总金额逾40亿元;2018、2019年,连续两年举办“德州—泰国风情周暨德州-泰国经贸合作推介会”等活动;2018年12月,与印尼驻华大使馆联合举办了“德州—印尼投资贸易洽谈会”,我市120名企业家代表参加,达成合作意向27个。品牌活动的开展有效推动了我市企业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逐步深入,东盟已成为我市重要贸易伙伴。

(二) 弘扬传统文化,讲好德州故事。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 2010年以来共邀请菲律宾著名中学光启中学的华裔青少年1000余人,涵养了一大批华裔新生代资源;积极牵线搭桥,推动德州与东盟国家各层次教育交流,2011年以来,累计派出99人次教师赴东盟国家任教,打造了“德州外派教师”品牌,实现我市与东盟国家间的教育交流合作从幼儿园至大学的全覆盖。

(三)深入推动“智慧农业大棚”项目,助力我市农业发展。2016年9月,我市与维斯特兰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共同举办了“荷兰-中国(德州)现代农业精准对接会”,南荷兰省副省长安德瑞女士率团参会。签约合作项目3个,达成合作意向26个。我办多次邀请荷兰农业部高层、农业专家和温室产业公司CEO来我市考察对接,深入推动“智慧农业大棚”项目。一期项目临邑县智慧农业大棚和二期项目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陵城区千亩级智慧农业大棚均运作良好,成为了山东省现代农业对外合作典范。

(四)扎实做好友城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已与25个国家的40个城市结好,其中与5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10个城市缔结友好合作关系,22个城市达成友好意向;3个县与国外城市建立了友好意向关系。按照“一友城一特色、一区域一优势”的原则,建立友城台账,为我市全方位、宽领域对外交流牵线搭桥,促进务实合作。我市派往日本新居滨市的研修生总数共计15批200余名;与韩国始兴市开展了5批10人次的公务员交流项目、19次300余名青少年的家庭体验交流活动;举办了两届中韩传统文化艺术交流节;与荷兰维斯特兰市实现6次高层互访;连续五年开展了“友城市长贺新春”活动。

五、积极做好涉外疫情防控工作,服务全市防疫大局

疫情发生以来,市外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部门职能优势,全力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大局。成立党员抗疫先锋队,发布7语种《致在德外籍人士的倡议书》,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制定《德州市疫情防控涉外应急处置方案》《涉外疫情防控翻译服务工作方案》,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印制英、日、韩三语种《新型冠状病毒防护读本》,先后派出7名骨干力量赴德州东站一线疫情防控小组、我市境外来德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经北京入境来鲁工作专班、经合肥口岸入境来鲁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复工复学工作专班,圆满完成各项防控、复+学任务。共计向市领导报送《入境人员疫情防控信息》124期,积极落实入境来德人员全覆盖、全过程、全链条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