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我也有了不动产权证书,真是太高兴了!”10月19日上午,平原县首批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仪式在王打卦镇小辛村举行,村民辛玉霞领到了不动产权证。当天,全村200多名村民个个笑容满面,94户家庭都领到了期盼已久的“红本本”,这也是德州市第一批总登记模式批量发放的农村不动产权证书。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通过大喇叭、明白纸、微信群等方式,了解到我们村将要开展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村委会让我们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儿、宅基地和房屋的有关批准等材料。”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西马庄村村民李高儒说道,他所在村庄是平原县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首批“试点”村。
除了西马庄村,还有王杲铺的甜南村、大胥村、张华镇的北白村、梨园村等12个乡镇(街道)的55个村庄,都被选入“试点”村。
经系统调查,平原县879个村庄共有宅基地144130宗,根据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使用权要求,全县需要确权登记的宅基地为140706宗。
14万户村民的逐户测量,对县乡村三级干部是一次“大考”。为了总结经验,更好、更快地全面推开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去年,平原县按照“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分步实施、全面覆盖”的原则,选取了55个村庄进行“试点”。
选定试点村后,平原县自然资源局组织 3个作业单位、12个工作组陆续进入试点村庄,开展航拍、测量、入户调查、收取相关权属来源资料等工作。目前,所有试点村庄确权登记工作均已完成,11706本证书将陆续发放。
“今天,不动产权证书的颁发,标志着平原县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下一步,我们将在‘三权分置’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省市要求,在2020年底前,完成剩余677个村庄、129000宗地地籍调查,争取发证率达90%。”平原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邹月亮说。
据统计,55个试点村在开展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共梳理整合了5万余条数据记录,绘制图表4万余张,最终形成接近10万条农村宅基地信息记录,全县农村宅基地数据库更精准化。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不仅维护了农民的权益,也巩固了平原县“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闲散土地治理工作的成果。据了解,2018年7月,平原县被确定为全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县,也是全市唯一的省级试点县。自“三权分置”、闲散地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平原县共实施闲散宅基地盘活村庄185个,有偿收回宅基地521处,整合闲散宅基地1146亩,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540多万元。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的意义: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将农民与土地物权紧密联系,依法确认房地权属及其范围,确认农民与集体、农民与房地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农民的宅基地有了产权证,不仅可以盘活农村土地资产,还能有效解决土地权属纠纷,为维护土地和房屋合法权益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