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方便!修车补胎摊点“动”起来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前几天我骑着电动车上班,路上车胎扎了,推了好几条街也没找到补胎的地方,”市民魏女士反映,电动车作为市民代步的“好帮手”, 在骑行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扎胎等意外难题,但近些年路边的修车摊位却越来越少。

记者走访发现,多数修车摊位只存在于背街小巷或者老旧小区门口,电动自行车如果在路上遇扎胎或其他问题,想要得到及时修理的确非常不便。有摊主告诉记者,早些年修车的摊位还比较多,但近些年很难找到可以在户外摆摊的地点,又由于是小本生意,租门面成本太高,所以现在修车摊位越来越少了。

今年68岁的杜连顺,从事流动补胎已经十余年了,他对于修车摊位减少这一现象感受颇深。顺应环境变化,他将自己的修车摊搬到了电动三轮车上,变成了一个流动补胎点。他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奔波在德州的大街小巷,每当有市民打电话告诉他车胎扎了,他就会第一时间驱车赶到,支开摊子为市民修补车胎,真正地让市民感受到“上门服务”的方便与快捷。

 “一般来说上下班的时间会比较忙碌一些,平时的话还挺清闲的。”杜连顺说,忙碌的时候,一天能有近20单生意,流动补胎每个月也能给他带来一小笔收入。“在补胎的时候,不少市民和我说,车胎被扎时,如果想找个修车子的门店或者摊位,可能需要推着车子走好几条街。”在杜连顺看来,从事流动补胎绝不仅仅是为了收入,更重要的还是想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杜连顺的上门补胎业务不仅方便,而且费用不高,可以第一时间解决市民的不便,因此他收获了一批忠实顾客。

生活在这个城市中,许多看似普通平凡的行业都是不可缺少的,像杜连顺这样起早贪黑风雨无阻的流动补胎,不知给多少焦急无奈的扎胎市民送去了“及时雨”,在平凡的工作中却做着不平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