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5日,中国人学学会联合德州学院在我市共同举办“人学视野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美好生活需要”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 来自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全国知名高校、党校以及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14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就会议的主题和讨论的议题做全面阐释。丰子义表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而美好生活需要是人学研究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对此,人学研究需要对下列基本问题进行深入阐释:第一,从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来解读“美好生活;第二,结合现实的生产、生活状况来把握“需要”;第三,形成满足需要的合理方式离不开社会的文明建设;第四,坚持“人”在建构美好生活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会议以“人学视野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美好生活需要”为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现场分设三个分会场,百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学审视”、“美好生活需要的人学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学逻辑”等议题展开讨论。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将聚焦人学的学术前沿,从人学视角总结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经验和伟大成就,以及全面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内涵。
据了解,中国人学学会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重点联系的全国性社科学术社团,也是国际上第一个以人学命名的学术团体。创建于2002年的中国人学学会,始终围绕人学这门21世纪新兴学科,研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与解放的理论,聚焦当代中国有关人的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具有重大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