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德州运河公园、九龙湾公园和锦绣川风景区等多处,出现不少老人借助树木锻炼身体,也有不少树木因此发生了变形和树皮脱落等问题。记者对多个公园走访发现,有不少老年人用后背去撞树,撞击力度时重时轻,不时还会发出撞击的响声。还有一些老年人抓着树枝“荡秋千”,悬于半空晃来晃去。更有甚者,干脆拉住树枝向外做全身伸展运动。不少老年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借助同一支树干来边聊天边压腿,可谓“大型锻炼现场”。
为什么要利用树木健身?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几位热衷于这种健身方式的市民。“我已经坚持了两年多了,只要天气好,早上就一定会来公园逛逛,顺便撞撞树。”通过和市民王先生交流记者得知,热衷“撞树”和“挂树”这类健身方式的老人,有的从网络上看到了这种所谓的“养生秘籍”,也有的是觉得新鲜而效仿,然后乐此不疲。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健身方式是有好处的,“撞撞更健康”、“独撞撞不如众撞撞”。
记者搜索网络看到,有说法称,老年人每天撞树锻炼可疏通经络,有养生治病活血化淤的作用;吊头悬挂不断晃动身体,能够锻炼颈椎;抱着树枝荡秋千,可以拉伸肌肉……
据九龙湾公园负责人介绍,把树木当做健身器械的现象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这种行为导致很多树枝断裂,虽然没有发生事故,但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尤其是身体较为脆弱的老年人。“树木的树皮就像人的动脉一样,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运输管道,树木长时间被撞、被压会导致树皮脱落。树皮一旦脱落,对于树木来说死亡只是时间问题了。”该负责人惋惜的说。同时,他也呼吁,有的市民可能不知道,希望大家了解情况后,爱护树木,保护自己,不要再利用树木健身了。
那么,利用树木锻炼这种方式能否起到健身作用吗?记者采访了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唐新辉。他表示,这种行为是不提倡的,不但无法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而且由于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撞树时稍有不慎就会伤筋伤骨。“撞树时脊柱高于两侧肌肉,不仅起不到刺激穴位的作用,还容易使脊柱受伤。”唐医生说,不少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会有斑块形成,在撞树时斑块有可能发生脱落,从而形成栓塞,“抱着树枝‘荡秋千’对于体力相对较差的老年人来说,也是极其不安全的。”
老年应该如何去合理健身呢?唐新辉建议,老年人健身主要应以提高心肺能力,延缓肌肉萎缩,预防骨质疏松等为目的,太极拳、慢节奏的广场舞、快步走和小重量的哑铃,都是不错的健身方式。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科学的健身方式,对于每次健身的时间也应当根据自身状况决定,一般控制在45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