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持续几天的阳光明媚,让这个冬天的脚步变得慢了些。而家住平原县的李洪涛却一刻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11月16日清晨,他来到济南某医院,经过近四个半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了251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德州第5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用热血为生命接力,也以实际行动验证了德州市民的文明素养,更擦亮了“德州红·奉献美”的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
家住德州市平原县的李洪涛,在河北省清河县的清城酒店做厨师。44岁的他早在2000年初开始第一次献血,至今已献血近40次。2012年初,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生命,便报名参加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我记得当时献血时多留下了一管血样,填写了一张造血干细胞志愿登记表。”一直以来,“用自己的血救人”这件事始终装在李洪涛的心中,“去年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回访时,我还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捐献呢。没想到今年9月我就接到通知,我与一名患者匹配成功了。我就说了俩字‘同意’。”晌午的阳光格外灿烂,透过窗子照在这个德州汉子的脸上,眼神中带着坚定和真诚。
自从接到通知后,李洪涛非常注意自己的饮食搭配,“又不能吃得太荤腥,也不能过于清淡。”不仅如此,他还每天坚持到酒店附近的花园跑步,“一早一晚都得锻炼,得让我的血到患者体内达到最好的效果,不是吗?”
在完成高分辨采集检测和体检后,确定了11月10日要赶赴济南捐献。“单位一个月就给4天假,我把手头上的活给同事交接完,就请假来济南了。”李洪涛瞒着妻子和酒店老板,在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刘洪卫的陪同下来到济南某医院,做采集前的准备。
李洪涛是全家里的顶梁柱,妻子身体虚弱,11岁的儿子还在上小学。一家三口全靠他一人打工挣钱养家。而这个重承诺,有爱心的汉子从未因为个人原因想过放弃,“患者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血样,有了生的希望,如果我放弃捐献,就是对患者的打击。因为周末放假不能回家看儿子,李洪涛在捐献前给儿子打了电话将此事告之,这件事作为两人的“秘密”。孩子得知他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后,高呼“爸爸真棒,我支持你!我在家会好好听妈妈话的。”
“尊敬的山东大哥:我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也是两个孩子 的爸爸。在得病后,全家人都几度崩溃。当得知好心的您与我血型匹配时,我迎来了生命的曙光,让我们全家重燃了希望。感谢您不变的初心和无私的奉献……”11月16日,李洪涛捐献当天,收到了患者委托志愿者捎来的感谢信。虽然几有寥寥数笔,但他从信中读出了另一个“家庭顶梁柱”的无耐,和喜极而泣的真挚情感,这让李洪涛释怀,“能让他再支撑起这个家,俺的捐献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