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火锅江湖 | 德州小“鲜”肉来袭!热气腾腾涮羊肉,就是nei味儿!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秋冬季节,又到了德州人的滋补季。德州火锅江湖第一期:寻找德州最地道的铜锅涮肉。这期主角是老城区马路边其貌不扬的清真铜锅涮羊肉。从凌晨3点到下午6点,一只活蹦乱跳的本地小山羊就变成一盘鲜嫩的手切羊肉,清水里抖几下,蘸上芝麻酱、鲜韭菜花和辣椒油......羊肉鲜不鲜?你说了算!再冷的冬天,也可以元气满满!


【你了解铜火锅吗?】

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2015年11月在江西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中国目前发现最早铜火锅。

到了南北朝,出现一种“大口宽腹,既薄且轻,易于熟食”的铜爨(cuàn),此即是当时居住在四川、湖南一带的獠人所使用的一种铜火锅。

元代,火锅大为兴盛,其中的“生爨羊”即是现今涮羊肉的前身。明代官食食书《宋氏养生部》中,也有“生爨羊”、“熟爨牛”等火锅菜式,工艺已更为精细。

清朝乾隆年间,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乾隆皇帝更是喜爱火锅,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就有“野意火锅”这道菜。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初十,在乾清宫办了530桌火锅席以宴请宗室,盛况空前;嘉庆皇帝登基时(1796年)曾举办“千叟宴”,一次便动用银质、锡质和铜质的火锅1550个。

铜火锅就像一位圣洁冰清的隐士贤达,一路走来,一路沉淀,一路思索,风度依然。因为他的很多元素都是历代沿传下来的,所以铜火锅至今仍然保持着一种质朴和自然,浑身散发着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沧桑。(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