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20年全国劳模载誉归来 6名劳模和1名先进工作者受表彰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11月24日上午,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6名全国劳模和1名先进工作者受表彰。24日下午,德州举行了隆重欢迎仪式,并召开了座谈会。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一名劳模代表,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我知道自己不仅要发挥好一名基层领导应有的作用,更要发挥好“劳模”的表率作用。我坚信只有在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敬业爱岗,才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认可,也才能无愧于“劳模”的称号。”全国劳模于文平感慨地说道。

“这次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我感到非常荣幸,也十分光荣。这对我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动力。”全国先进工作者宋磊说道,虽然他现在每周需要做三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指标。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依然要像一枚螺丝钉一样,牢牢钉在扶贫岗位上,打好脱贫收官和乡村振兴“组合拳”。

近年来,全市广大职工和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德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全市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运行逐季向好,民生保障更加扎实,

此次德州市共计7位新当选的全国劳模和全国先进个者,就是全市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他们中既有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普通职工,又有持续发展超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既有在扶贫攻坚路上抱病坚守岗位、为困难群众无私奉献的机关干部,又有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既有扎根企业30年从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工程师,又有在工业信息化、智能化领域不断探索的青年才俊。

下一步,全市各级工会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汇聚起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马腾男,汉族,31岁(1989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员。负责公司ERP系统的实施与推进、智能制造计划管理系统开发等工作,开发业务流程30余个,在工作效率提升、人员精简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达100余万元。2015年获德州市首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员项目第一名。2018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


宋金松,男,汉族,45岁(197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工程师。市第十四、十五次党代会代表。

用7年时间,主持参与对葡萄糖酸钠车间技术改造100余项,使葡萄糖酸钠产能达到21万吨,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基地,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8%,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本低于国内同行业一般水平(200元/吨左右)。由他带领研发人员实施的连续发酵课题,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德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2019年公司实施“淀粉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生产效率提升20%,用工量降低2/3,玉米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成全鲁西北最大的玉米加工基地。2018年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于文平,男,汉族,34岁(1986年1月出生),现任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近年来,他带领生产一线员工积极开展“节能增效”活动,对生产过程中的低浓度糖液和生产用水全部实现回收循环利用,设备每天可处理浓水1236方,重新利用804方,节约成本约117.45万元。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他主持实施一系列设备改造和生产操作重新设计,抗性糊精收率、低聚果糖收率、DP3收率提升6到8个百分点,按照2019年产量计算,节约成本1100多万元。2018年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刘锋,男,汉族,49岁(1970年10月出生),无党派,现任永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省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

2002年8月,在齐河县投资创建了永锋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以“创建绿色、创新、数字、可持续的人文永锋”为企业愿景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和地方骨干企业。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685亿元,上缴税金30亿元,累计上缴税金超过130亿元,在全国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36位,在山东百强企业中位居第29位,在山东民营百强企业中位列第15位。个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宋磊,男,汉族,53岁(1966年8月出生),临邑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科员。

他主持建立县级扶贫开发数据库,探索施行“两库三审”项目评审制度,发展“村域沉睡资源聚合经济”扶贫开发新模式,并创新建立返贫预警机制。2014年初,年逾50的他毅然走上精准扶贫路。起草制定的“两库三审”项目评审制度,为80个产业扶贫项目系上“保险绳”。创立“红黄蓝三级设防”返贫预警机制,实现了稳脱贫、防返贫。他积劳成疾,患上尿毒症,在一周做三次血液透析,维持正常生命指标的情况下,毅然坚守工作岗位。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省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记二等功奖励。



周英亮,男,汉族,56岁(196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新华街道新园社区党支书书记、村委会主任,德城区新华街道大刘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市人大代表。

自1999年担任大刘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短短几年的时间带领贫穷落后小村庄发展成崭新的现代化新农村。他又招商引资、带领村民自己建厂租赁,让大刘庄村的集体经济飞速发展。2018年任新华街道大刘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以来,产业项目不断增加,经济发展持续壮大,集体资产达到5亿元,每年经济收入达2700多万元,股民每人分红10万元分十年分配,很多村民都有了自己的小买卖,真正的实现了共同富裕。先后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敬老模范”等称号。


李秀贵,男,汉族,50岁(1969年4月出生),山东恒硕自动化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他爱岗敬业,勤奋好学,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开发设计工程师。承担的山东省第四批技术创新项目“太阳能内胆六层卷口机研制项目”,通过了山东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和科技成果鉴定,产品在结构设计方面具有创新性,整机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该设备被列入《山东省高端技术装备推广目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获省企业技术创新一等奖、省中小企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市场科技金桥奖、德州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个人先后荣获“德州市首席劳动模范”“齐鲁工匠”“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