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从教42年,退休15年,两个简单的数字,将杨宜勤的生活分割成了两个段落。虽身份发生了改变,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从未因时间而消散。当不再是一名“只缘身在此山”的行者,杨宜勤反而对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见证了许多未曾设想的变化。
杨宜勤的教学生涯要追溯到1978年,艰苦是那个年代的底色,在他任教的齐河县晏城镇南北中学,基础硬件相当落后。黑板是用一扇门板代替,仅仅是用粉笔写板书,就要花费十成的力气。画图用的三角尺都要请村里的木匠制作,整个学校甚至没有灯或者蜡烛,教师们都是趁着天亮讲课。
这样的一段经历,让杨宜勤格外看重教学硬件。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个三十多人的微信群,里面的成员是在职或退休教师,这个特殊的共同点,让微信群讨论的内容颇为“专业”,众人们经常会分享德州教育工作的资讯,杨宜勤对此类新闻也十分关注,经常翻看《德州晚报》的教育专刊。“当看到修建新学校、旧校区整修的消息时,他的喜悦之情总是溢于言表。”杨宜勤的老伴儿韩翠莲说。
“德州十中萱蕙校区是最近启用的,就在我家不远的地方,开学当天一辆辆崭新的校车驶入宏伟的校门,看起来十分气派。”杨宜勤指着的家中悬挂的德州市中心城区地图,向记者描绘起了亲眼所见的教育发展实绩。
杨宜勤的家人常说,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不仅关注各所学校开展的大小活动,更不愿错过亲临现场的机会。2019年,天衢中心小学开展了校园开放日活动,杨宜勤早早来到了现场,食堂、球场、塑胶跑道、科技展馆,学校的每一处场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活动当日,杨宜勤在一间多媒体教室驻足良久,从用一扇门板充当黑板到“千变万化”的多媒体,杨宜勤感慨着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也见证了德州的教育迈上新台阶。
“这次报名德州晚报的‘击鼓传花’活动,也是想说一说德州教育事业的变化,过去的五年中,我市迈着最大步伐,向着教育强市的目标奋进,作为曾经的教育工作者,由衷地感到高兴。”在杨宜勤看来,教育事业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未来,更托起了民族的未来。他也希望能不断有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人格正的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为教育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如果您也愿与我们分享五年间的进步与发展故事,如果您也想为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送一份喝彩,道一声感谢,欢迎拨打第十届击鼓传花活动报名热线。本报将从报名者中择优进行采访报道,并送上由山东老字号“英翔眼镜”赞助的2021年度《德州晚报》一份。
报名热线:2220000
活动截止时间:2021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