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1月7日,记者从“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德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基本完成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全市教育体育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2015年的84%提高到2020年的90.68%,普惠率达到85.7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5年的97.34%提高到2020年的98.8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5年的97.01%提高到2020年的98.7%。
让幼儿入园不再“难”。五年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67所,整治完成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154所,新增学位10.86万个。
让城镇中小学不再“挤”,农村中小学不再“弱”。五年来投资150多亿元实施解决大班额项目建设、全面改薄和薄弱环节改造工程,建设校舍522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学校1061所;标准化塑胶操场由2015年初的41块增加到1272块,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5年的35%到全部化解。
让弱势群体不再“弱”。3676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在校在读,残疾儿童、特困家庭儿童15年教育全免费,305个贫困村留守儿童关爱室全覆盖,具备受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0%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弱有所教、弱有所助”。四是开展托管服务,让家长课后不再“等”。全面推行小学生课后服务,有需求的学校覆盖率达到100%,参与教师2.2万人,惠及小学生24万名。
2015年以来,全市招聘教师1.5万人,占到中小学教师总数的30%;30岁以下教师的比例提升到21.2%,50岁以上教师的比例下降到23.6%;本科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提升到57.76%,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达到2.4%。首届毕业的198名省属公费师范生全部充实到乡村学校,城乡师资配置进一步均衡。
2020年我市共有体育场地1.95万个,体育场地面积126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9平方米,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达到218.7万人,较2015年增加近20万人。全市共有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111所,足球特色幼儿园20所,全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学校已达141所。2019年我市运动员获得全国比赛奖牌总数10枚,较2015年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