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德州水利人用行动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全市水利工程建设高歌猛进,全年完成投资超过42亿元,是过去5年投资的总和,创历史之最;河湖长制提档升级,一次性建成省级美丽示范河湖13条(段)、市级15条(段),数量全省最多;民生水利成效突出,依托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使575万亩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提升……
如今,我市水利建设和水利改革实现一系列重大跨越。此次,我们以数字的形式盘点德州水利的2020。
关键词:工程建设
2020年,德州市全年完成水利投资超过42亿元,是过去5年投资的总和,创历史之最。治理干支流河道1097.9公里,衬砌渠道116.2公里,清淤土方3200万方,配套各类建筑物1228座,10座大中型病险水闸、水库完成除险加固,建设高标准堤顶道路164公里,夯实了现代水网工程体系。
▲宫家闸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施工现场
去年6月初,总投资5.1亿元的5大类17项省级重点水利工程提前1个月全线告捷,进度、质量全省领先,马颊河清淤工程提前省节点要求45天全线竣工。9月底,率先启动总投资34.11亿元的引黄灌区节水工程,2.8万名施工人员昼夜施工,日均完成投资3550万元,年底全面完成主体工程,李家岸工程单元在全省72个单元中率先完工。
关键词:河湖长制
2020年,李猛书记、杨洪涛市长两次签发市总河长令,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8.3万次。通过自查自纠、引入第三方,排查整改河湖问题417项,“清四乱”实现常态化规范化,我市顺利通过国家、省暗访督查。
▲河道巡查
过去的一年,我市一次性建成省级美丽示范河湖13条(段)、市级15条(段),数量全省最多。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任务,主要河流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完成1434条农村河道的划界任务,河湖规范化管理实现向农村“最后一公里”延伸覆盖。3条河流成为首届山东省美丽家乡河,乐陵“三水共治”经验被我省推广,市水利局被推荐为“全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
关键词:民生水利
过去的一年,我市依托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使575万亩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提升。提前1个月完成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率提高到99%。
▲饮水安全施工现场
市水利局坚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派出8个工作组,累计行程5万公里,对755个贫困村、29712个贫困户和111户即时帮扶人口逐一进户排查,8月底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任务。新建4个县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全市农村基层预警预报体系实现全覆盖。
关键词:水旱灾害防御
去年汛前,我市水利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对16条骨干河道全部编制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20座中小型水库全面落实“三个责任人”。联合省水利厅,历史上首次完成徒骇河超标准洪水防御演练,协调聊城、济南成功应对徒骇河行洪过程,保障了全市安全度汛。
▲进入防汛战备期
潘庄、李家岸灌区,分别在去年正月初四、正月二十提闸引水,丁东水库等单位24小时不间断抓供水,全年累计引黄11.9亿方,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引黄总量却比去年减少3.6亿方。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2020年,德州深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7亿方以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以上,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70方左右。年内封停深浅层地下水井777眼,超额完成年度治理任务,浅层地下水超采全面治理完成,深层地下水位比2019年回升10厘米。
成功创建7个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县域达标率6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完成取用水专项核查登记,查明取水口76476个,为精细化管水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改革创新
我市去年完成375万亩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任务量超历年改革面积总和,累计改革面积达到706.41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4。
▲信息化智慧水利
大力建设“智慧水利”,将节水、灌溉、排涝、行洪、防汛等功能有机衔接,全市引黄供水初步实现“一键通”。启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单位创建工作,成功创建4个省级试点。夏津县“跨界协同、网格全域”水利工程标准化运行管护模式候选2020年“全国基层十大治水经验”,经验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