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1月15日,记者从“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德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2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亿元,是2015年的1.33倍,年均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59亿元,是2015年的1.28倍,年均增长5.63%。两税收入、进出口总额均占到全市总量的1/5左右。在全省159个开发区综合排名中列第42位。疫情防控实现“零感染”“零确诊”,德州市呼吸系统感染防控产业基地、双训基地和联合研发中心“两基地一中心”落户开发区。
“十三五”期间,经开区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坚持“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思路,密切对接全省“十强”产业和全市“541”产业体系,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2020年,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3%、21.4%、16.8%。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累计引进落地威讯电子、中机寰宇、英望科技、宇航派蒙、沪江建筑等大项目好项目175个,总投资843.98亿元。“四上”企业达到3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9家,预计2020年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71家,是2015年的2.36倍。
“十三五”期间,经开区创新能级持续提升、优质资源加速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8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5.2%,均居全市首位。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8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5.2%。易泰数据湖等5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平台(试点)。大力培育新材料、医养健康、应急、消费类电子产品等4个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建设,中化集团先进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落户,启迪之星、中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获批全市唯一的山东省示范数字经济园区(试点)和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超过4200人在这里创业就业,入驻企业达到396个。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其中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0人,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在已获批财政部无偿奖励资金4000万元的基础上,2020年又新获批1000万元。
“十三五”期间,经开区产城融合加快发展、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坚持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投资120亿元实施11个棚改项目快速推进,惠及城市规划区内的4.2万名城中村、城边村群众。投资17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2所,“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任务如期完成。
“十三五”期间,经开区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内生动力全面激发,成立规模5750万元的应急转贷专项资金,与全省首创互助式纾困基金组合发力,完成8家企业24笔3.81亿元过桥转贷业务。优化《涉企政策兑现工作程序》,依法依规审核通过103家企业优惠政策资金3.49亿元。完善项目建设“双线并行预审承诺制”,有研半导体、氢璞创能等40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深化标准地改革,奥莱应急救援产业园项目实现首家“标准地”项目出让。颁出全市新业态执照、社区办照、承接省级下放行政事项3张“首证”,见证了开发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