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传花·我的“十三五”|王丽芳:志愿服务5000余小时,用爱心温暖城市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十年来,她用于做慈善公益的时间多达5000多个小时。在她的影响下,无数义工志愿者加入了这个公益队伍。“义工活动不仅是服务他人,更是在收获自己。”这是她矢志不渝做慈善义工志愿者的感悟,也正是凭借这一信念,使她连续多年被德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和德州市义工协会授予“优秀义工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1月被德州市慈善总会授予“孝亲敬老”模范家庭荣誉称号。她就是德州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王丽芳。

“丽芳大姐,我们团队15人报名参加这次传统文化学习。”“丽芳大姐,我这边有10人报名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自2017年5月开始,王丽芳就到市义工协会工作,负责所有团队的档案管理,同时负责下发各种活动通知,安排团队人员具体工作。每天早晨,她总是第一个来到德州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的办公室,面对杂乱的档案,她耐心整理,按团队、时间分别整理,使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并全部电子存档。


除了负责义工志愿者联合会的办公室工作外,王丽芳还是德州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河东阳光分会的会长。每逢周末,她都会带领团队到社区、敬老院开展义诊、为老人理发、慰问演出等各种公益活动。她还会自费为老人们买去一些生活用品,如帽子、袜子、水果等,为老人送去“精神物质”双关爱。从2016年开始,王丽芳每年都积极参加“助力高考”,组织成员做好各种活动的现场秩序维护。很多活动中,王丽芳即是组织者,又是骨干参与者,团队成员由最初的20人发展到现在的300余人,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5658小时。在她的带领下,团队连续3年被联合会评为“优秀义工团队”。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疫情发生后,义工联第一时间发布倡议书,来自33个分会、49个义工团的千余名义工志愿者积极响应。他们在各村、街、社区,有序做好卡口值守、消毒消杀等志愿服务活动,身穿“红马甲”的他们值守在德州各个角落,那“一抹红”犹如消除疫情阴霾的一抹亮色。在疫情高峰,配送车和人员难以组织的情况下,61岁的王丽芳与义工丁玉婷及时将到10万件医疗器具、2千箱消毒液和2.6万个口罩送往各医院,她们用爱心凝聚起众志成城战疫情的强大力量。

“随着做义工时间越来越久,感觉自己更加懂得感恩、理解、包容与关爱。”谈起多年来做义工的感受时,王丽芳感慨万千:“志愿服务的过程需要付出、需要真心,可能会很辛苦,但结果一定是充实而快乐的。有这么一群人与你一起,在同一条道路上努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王丽芳秉持“善”与“韧”,默默地把爱和快乐播撒给需要帮助的人们,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收获了奉献的喜悦。“她是奉献精神的诠释者、践行者。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团队中来,他们默默地奉献,传播爱的芬芳。”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周成玉说,“王丽芳同志所付出的爱,就像星星之火一样,被传播、可燎原,这种薪火相传的温暖接力,必将成为爱的循环,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有温暖,更加有力量。相信在这样一个‘芳香’的氛围中,城市的文明必然获得极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