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1月18日,记者从德城区人社局获悉,为推动我区乡村人才振兴,着力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德城区共有31人通过农民技术职务资格审核,获得相应农民职称资格。
“目前,我们基地马上要种甘蓝苗和西瓜苗……”1月18日下午,史庆法蔬菜基地正在部署育苗工作,自从被评为中级农民农艺师后,他的工作更忙了。
46岁的史庆法是德州市黄河涯镇大史庄村人。2012年6月,为带领家乡父老乡亲们致富,他先后成立了山东鑫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市德城区鑫昂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德州市德城区吃不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德州市南郊岳高铺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德州市南郊果蔬批发市场等,在家门口打造集农业技术示范推广、蔬菜种苗繁育、蔬菜生产、物流配送及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高标准农业示范基地,当了一名真正的职业农民。
为了更好的品牌化经营,史庆法投资近千万元,围绕农业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实行“五位一体”经营模式:“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实行“七统一”生产模式:统一品种、统一种苗、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施肥、统一品牌包装、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提高有机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提高种植效益,带动农民增收。史庆法种植的鑫昂吃不够西瓜、蜜梨、茄子列入德州市名优农产品名录。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史庆法为农业基地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获得社会各界的积极认可。2017年荣获“德城区粮食、蔬菜产业农技推广联盟乡土专家”称号,同年,被聘为“山东省村级12396科技信息服务站”站长;2019年,加入“山东乡村广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队”,并成为德州分队队长。
“农民评职称,意味着‘农民’实现从身份到专业的转变,成为有体面、有尊严而且有奔头的职业。”史庆法表示,“下一步,我将联合获得农民技术职务资格的‘职业农民’们,在其所在的县(市、区)设立志愿服务站分站,与农民们在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心连心的科技指导,定期开展培训交流、项目对接、公益帮扶等‘文明实践’服务,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据悉,德城区人社局在农民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会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区各涉农街道办事处、乡镇申报的农民农艺师、农民助理农艺师等35份材料进行了评审,经过11名评委的投票表决, 31人全票通过评审。“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全面做好农民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壮大全区高素质技能人才农民队伍,推进我区乡村人才振兴事业发展。”德城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