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 | 市政协常委 张泽军:壮大康养产业规模 加快康养人才培养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18.3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9.7%,预计到2030年,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00万人。数据的背后,是加快发展康养产业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机遇。”市政协常委、民盟德州市委秘书长张泽军介绍,2020年,民盟德州市委就我市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目前,德州康养产业存在一些不足。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各相关部门政策集成不够,缺少医养康融合扶持政策,基层获取政策渠道不畅通,部分地方政策需更新升级;康养资源不足,且产业体系不完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3张,与省政府要求的2020年达40张存在一定差距,优质医卫资源和高层次人才短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慢、服务少,全市272处新建小区有一半以上未配建养老服务设施,969处已建成小区多数未配建;康养产业管理、护理人才缺口大导致康养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护理员招不进、留不住,大量护理专业毕业生从事其他行业,现有护理员多数文化程度低且年龄超过50岁。

“而我们的周边城市已经将康养产业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地区竞争趋于激烈,德州面临巨大挑战。”张泽军介绍,为此民盟德州市委建议培育壮大康养产业规模,合理构建产业体系,构建围绕老年人消费的新商业板块,重点招引大型国企旗下辐射带动强的优质康养项目,打造全国闻名的康养品牌,开发中高端候鸟式康养综合体;推进基层医疗资源转型升级,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设施政策;加快康养人才培养,组织建立市级康养服务业协会,把康养护理员纳入公益性岗位,充实康养人才队伍;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康养,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协同合作信息平台和老年消费客户信息库,构建突破现实社区限制的“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