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禹城市委书记滕海强
禹城处于省会城市群核心圈层,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发展基础有力彰显,有能力、有潜力、有责任在全市“十四五”新征程中打头阵、当标兵。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市“两会”精神,坚持“率先突破、走在前列”总基调,唯旗是夺、争先创优,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安排,高质量描绘“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壮美画卷。
以打造高端制造业新城为龙头,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持之以恒抓好新型工业化强市,全面落实产业链长推进、项目经理负责、企业首席服务专员盯靠、要素供应专班保障等制度,做强引擎、做优动能。产业链条拉“长度”。围绕3大主导产业、24个细分链条,在确保169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的基础上,让更多项目向链条集聚靠拢,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向整机化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向品牌化迈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向规模化转型。项目推进提“速度”。超前谋划实施一批优质项目,接续推进第二批22个经理责任项目,重点推动松果新能源汽车转向全面量产,推进风电整机全负荷生产,加快东君高端乳制品项目、鲁樱高功能食品馅料、保龄宝赤藓糖醇等项目建设速度。要素配套增“厚度”。
以打造创新开放新高地为驱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对外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全市对外开放大局,争创中日韩高端产业园区的拓展区、德州高新区“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区”。更大力度南融北接,全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配合好济南大西环建设,推进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等济南转移产业在禹“插柳成荫”,确保投资170亿元的24个对接央企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对内优化环境,持续擦亮“禹快办”品牌,加大“企业首席服务专员”派驻力度,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经营,真正“愉快办”。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积极承接北京、济南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总部在京津,基地在禹城”“研发在济南,转化在禹城”新模式;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养计划,推进“一企一平台”建设,全力打造“中国大豆”创新平台、省功能糖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项目。
以打造幸福美丽禹城为主线,推动新型城镇化。像“绣花功夫”一样建管城市,推进“一轴带六区”,“多中心、组团化”拉开城区框架;做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进一步提升市容市貌,3年内争创全国卫生城。像“维护形象”一样塑造特色,引爆推进18公里沿河发展带,加快建设徒骇河湿地公园二期、施女湖建设等工程,推进环城水系建设。弘扬新时代大禹精神,挖掘大禹文化内涵,擦亮投资49.4亿元的大禹治水文化传承示范园等文旅品牌,高标准改扩建京台高速禹城服务区,把过往“人流”转化为来禹“客流”。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文明风尚,建设书香禹城。
以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为重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让乡村更吸引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26处新型农村社区,完善群众生活配套;纵深推进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改善村容村貌;强化镇驻地建设,3年内将房寺镇建成县域次中心。让农业更现代化,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年产量16.3亿斤以上;落实“无加不养”的工业思维,以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等为依托,深入推进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让产业更规模化,高标准建设德州国家高新区乡镇分园,打造沿路、沿河产业带,促进产业连线成面、形成集群。
以当好党的建设排头兵为核心,强化政治建设。加强政治建设,始终坚定宗旨性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不断强化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建设过硬队伍,树牢放胆干事、实绩为先导向,变相马为赛马,优先选拔不谋私利、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深入对接上海交大,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首批3年培训,锻造一支服务产业、发展经济的专家型队伍。强化基层堡垒,夯实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倍增”、“小社区微服务”创建成果,创新镇街园区党建、城区商圈党建,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严格党风政风。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扎实织密监督网络,不断推动从严治党走向严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