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人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随着陵成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护好我陵城区的历史文化工作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状】
陵城区现有厌次故城遗址、平原郡故遗址、神头镇、糜镇等历史文化名城及名镇及汉中大夫东方朔与唐代爱国名臣颜真卿。其中厌次故城,位于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神头镇。2015年6月23日,厌次故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平原郡故城,在陵城区中心。当时郡城有三道城墙,外墙高约5丈,上宽约2丈,城周10公里,为颜真卿作太守时所修。现尚存唐故城墙三段。分别为汉唐时期所修建。考虑我区这些遗址不可复制及突出的文物及历史价值,更为加强城址的有效、科学、合理的发挥历史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经调查研究特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
一、完善整体保护规划编制体系
建议我区建立整体保护的观念,确立“价值特色”引领的先进保护理念,注重规划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的长期性、前瞻性和法定性,注重正确处理好历史风貌和内涵,在尊重历史、尊重已形成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对历史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
二、建立载体,搭建平台,完善行政管理关系
依法理清各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可将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与文化主管部门的保护职责范围确定,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衔接和协调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与旅游开发规划工作。建立激励和倒逼机制,进一步完善问责机制,确保政府主要领导依法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工作。
三、明确资金保障制度
历史名城保护,资金是最重要物质保障,应明确专项基金管理、审批程序及使用方向,形成财政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日常保护管理经费和历史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做好绩效管理监督。
四、积极鼓励公众及民间共同参与
通过引导、宣传,积极鼓励群众参与保护工作,引导民间组织及群众参与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当中。制定政策、使公民切实享有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五、彰显历史主题,提升陵城城市品位
陵城区以汉唐文化为代表,在城市建设中要明确主题,充分挖掘陵城地方文化特色,把汉唐文华及东方朔、颜真卿等历史素材体现在城市建筑上。彰显我陵城区历史文化底蕴,结合陵城的汉唐文化,把“汉风唐蕴”作为城市建设所要凸显的主题。
六、提高保护意识,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讲好我区历史文化故事,发挥以史感化人、以史教育人的作用,从而增强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村保护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