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条信息被广为转发,家住德州夏津县南关村的郭学城患上了白血病,急需三十余万的手术费用。并且,郭学城还有着特殊的身世,他一出生便被抱养,养父母又早早离异。但当获悉孩子患病的消息后,他的生父、养父、继父走上了咸阳、德州、济南的街头,在寒风中摆摊卖枣,只为筹得生的希望。
当日,记者电话联系了到了郭学城本人,“目前正在等待着骨髓配型,精神状态比前段时间好了很多,谢谢各位陌生人的关心。”响亮的声音从电话里清晰传来。从2020年7月至今,皮肤从身上剥离般的剧痛一直折磨着28岁的郭学城,但当陪床的家人问及“疼不疼”时,他总会咬着牙挤出了一个笑容。不时还会拿出吉他在病房里弹奏,安抚家人们的情绪。
郭学城告诉记者,虽然自幼父母离婚还各自组建了家庭,但两方都对自己照顾有加,这也让他感受到了双倍的关怀。2018年,郭学城前往浙江温州打工,在这期间,这名懂事的小伙子攒下不少钱寄回家里贴补父母。身边的同事都说,郭学城不仅干活踏实,在生活中也特别节省,很少在穿衣打扮上花钱,连生病拿药都是找附近的小诊所。
在2020年上半年的某个夜里,郭学城突感阵阵刺痛,起初只觉得是工作太累,也就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几天后情况越来越糟糕,不仅疼痛加剧,全身都使不上力气。便前往温州当地医院就诊,随后确诊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拿到检测单的那一刻,郭学城像是被重击了一样,大脑一片空白,那种痛苦的心情根本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病情刚刚确诊,尽早治疗,能够取得更好效果,可摆在郭学城眼前的事实是,自己一时拿不出治疗的费用。他便赶回了夏津老家,当继父姜善增与“生父”郭长江得知郭学城的病情后,第一时间拿出了全部的积蓄,这两位鬓角斑白的老人,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敲门借钱,拼凑出了近三十万的费用,让郭学城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虽然日子很艰苦,医药费很难筹,但郭学城的家人们从未想过放弃。“当时其实没有考虑过要花多少钱,一心想着要把孩子的病治好,哪怕砸锅卖铁,也都要给他看病。”郭学城的养父姜善增说。自2020年7月返乡后,郭学城辗转多家医院接受治疗,每次办理好住院手续后,郭学城的家人们都会怀着期待的眼神询问,病情什么时候能够好转,何时能够进行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优解”,一般会先在直系亲属间进行骨髓配型,在主治医生说起治疗方案时,郭学城的养父母不由得面露难色,并向孩子讲起了一段尘封的往事。这时他才知道亲生父母远在千里之外的陕西咸阳,自己出生后便被抱养到了德州。“当时的心情其实很复杂,有对骨髓配型受阻的失望,更多是对多年来养父母对我视如己出的感激。”郭学城说。
通过多方打听,郭学城联系到了从未见面的生父魏明轩,在得知孩子的病情之后,一时拿不出现金的魏明轩,立即将抵工资得来陕北红枣发往山东,提议先将红枣兜售出去,换取治病的费用。而郭学成的养父与继父,则开始在夏津、济南两地卖枣筹钱。这两处摊位上都有立着介绍郭学城情况的展牌,过往的路人看到后,大多会伸出援手,有的人还会电话联系郭学城予以鼓励。
郭学城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一则《送你一朵小红花》的影评,对于这部讲述抗癌故事的电影,郭学城有着切身的体会。而影评中那句“摧毁一对父母,孩子生一场病就够了。”更像是一根刺,直接扎进了他的心里。他告诉记者,从2020年7月份至今,家里已经花费了近30万元治病,如果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还需要将花费30余万元,这对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在短暂的交流中,记者感受到了郭学成的那一份乐观,以及他对于三位“父亲”的感激之情。“希望能尽快筹集到手术费用,早日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像以前一样劳动、生活了,这段时间家人、朋友们以及社会上的好心人,为了我付出许多,今后我也会尽己所能的回报他们。”在记者谈到对今后的打算时,郭学城动情的说。
请能提供帮助的爱心人士,拨打记者电话:1596471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