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淑明:一份晚报,两代人的益友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我和父亲都愿意看《德州晚报》的长河副刊。前些年,我上班的时候,办公室有一份德州晚报,看到喜欢的文章,下班路上买一份报纸,回家与父亲分享。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自己就订阅了一份德州晚报。回想起这些年,晚报陪伴我们走过的岁月,由衷的感谢它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实现了我们在报上发表文章的愿望。 

《1977年我的高考经历》是我第一次投稿,虽然早就跃跃欲试,但还是信心不足,不知道稿子写得怎么样,心中忐忑。不知道往哪里投,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合适,幸得一位同事作家的指导帮助,在2018年6月投给了德州晚报,高兴的是稿件很快被录用,还领到了稿费,这对我是很大的鼓舞,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我还参加了晚报举办的其他多次征文活动。

德州晚报见证了我们的幸福时光,九九重阳节前夕,父母双双收到了高龄补贴,每人还有十斤鸡蛋。父亲领退休金已三十余年,2020年又增加了高龄补贴,好日子锦上添花。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咱提前过上小康生活啦!没有共产党哪能有咱这个家庭!”乐享晚年的父亲不但读书看报,还写了好几篇回忆文章,我打印出来,父亲还要反复琢磨修改,有两篇在德州晚报上刊登,一篇刊登在长河副刊的记忆栏目,另一篇《断了百余年的家谱又续上了》,经过编辑老师的精心修改,在文史栏目刊登。稿件能上文史栏目,我们都非常高兴,也感到很幸运。父亲终于看到记忆中的历史,变成了报纸上的铅字,这比送给他任何礼物都珍贵。

德州晚报是德州人自己的报纸,它地域特色浓厚,内容丰富,贴近百姓生活,读来非常亲切。它像夏日的清风,像冬日的暖阳,一张报纸,一杯香茗,愉快的时光在文字间流淌,晚报的馨香滋润着心田,爱不释手的晚报早已成为了我们的良师益友。在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和德州晚报正式创刊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衷心祝愿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蒸蒸日上!德州晚报一定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