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北最大的商用中央空调设备生产基地——武城县鲁权屯镇,有这样一家企业,十余年来始终专注空调风机配套设施,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把高性能、安全环保的末端产品送入百姓家中。
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兼创始人尹志朋,自2006年起,用一万元的资本率领同村人开始了创业致富之路。2014年9月,公司成立,2020年底,“隆达空调设备”产品销售额破亿,产品远销国内各大省份(直辖市),雄安新区、青岛国际院士港、北京国贸三期以及万达、碧桂园、万科、绿城等各地房地产项目都有“隆达”的影子,多年来这个品牌靠质量和信誉赢得了市场。
德州隆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是我市中央空调及地源热泵产业链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多年来,产业链围绕中央空调、地源热泵做大文章,依靠“龙头”带动全链发展,依托产业集群不断汇聚新动能。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给市场经济带来了沉痛打击。然而,德州隆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间有序、科学、合理复工复产,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工艺、齐全的检测设备、高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始终如一保证着产品高质量高标准。这一年,他们的销售额逆势增长31.4%,突破1亿元。
这家公司位于武城县鲁权屯创业园,是一家专业生产离心式空调风机、高温消防排烟风机、防火阀、排烟阀等消防通风设备的行业骨干企业。从1万元的艰苦创业,到年销售额破亿元,对于尹志朋来说可谓收获满满。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去生产什么。隆达管理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深入研究行业发展特点和规律,引领着隆达人向尖端迈进。”尹志朋对记者说,从2006年的艰苦创业,到2012年建设属于自己的第一栋厂房(公司前身隆达通风设备加工厂),技工出身的他敏锐捕捉到了中央空调末端产品的巨大发展机遇,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最终让“隆达”在全国中央空调生产基地站稳了脚步。
如今,该公司已成为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员单位、武城中央空调产业联盟会员单位,在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先后获得金奖、银奖;荣获德州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市级“示范企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作为当地先进企业单位,隆达拥有国家标准性能检测实验室,并且获得六项国家专利。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中国制冷空调行业CRAA认证、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认证,取得CCCF认证证书。此外,隆达还成为《消声器材行业标准》编写单位,用实力为行业发展绘就蓝图。
企业做大了,尹志朋还积极投身公益,捐资助学、教育激励、村企共建、助力疫情防控……对此,央视“民族品牌之路”节目进行了专题报道。眼下,尹志朋又有了更高的目标:产品质量和公益再提升、带动更多群众返乡创业、争取2021年销售额再增30%……
武城县新能源空调产业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1988年,被命名为“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经过多年发展,该县已由当初的手糊玻璃钢风道转型到中央空调末端,并逐步延伸到主机、机组等,形成了涵盖主机、风机、风管、净化、盘管、电机、冷却塔等七大系列3500余品种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鸟巢、水立方、上海迪士尼、首都机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国家大型重点建设项目,享有“中央空调德州造,生产基地在武城”的美誉,被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中央空调城”。
目前,当地建有5个中央空调产业园,园区面积11平方公里,从业人员3.5万人,其中一般纳税人企业达到871家,年产值150亿元,日货运车辆进出达500多辆次,日货物吞吐量达3万吨。2018年实现税收2.38亿元,同比增长39.32%。在规模上,武城已形成了江北最大的中央空调产业集群。
此外,该产业影响广,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武商”模式。现有1万多名产业销售业务员遍布全国各县级以上城市,带动几十万产业工人服务该行业。像温州人一样,武城商人不怕吃苦、诚信务实,先后在20多个地级城市建立实体企业120多家,涉及房地产、食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服务业等多种领域,如德州格瑞德、亚太、中大贝莱特、瑞冬等企业都是从鲁权屯起步发展壮大的,并且大部分加工业务授权鲁权屯企业生产。
当地新能源中央空调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优质中央空调配套产品生产基地,拥有二级机电安装资质企业5家,三级资质企业17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2个;国家高新企业3家;专利200余项;企业关联度高,空调配套产品种类齐全,风机、风管、盘管、防火阀、水处理系统(水箱)等配套产品在全国同行业竞争优势明显,占全国市场份额50%以上,其中风机、水箱占比超过60%;消防风机、防火阀门产品实现了主型、分型全覆盖,防火阀门通过CCCF认证企业66家,数量占全国10%以上,在全国市场份额中占40%以上,成为全国知名的消防阀类生产基地。
“未来,我们将以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强链、补链、提升价值链,实施产业整合。把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做优存量,做强增量,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形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央空调产业集群。”谈及产业的未来发展,中央空调及地源热泵产业链相关负责人的话掷地有声。
产业链将持续规范、优化现有产业园区,不断提升配套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园区标准和形象。将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高标准建设,实行规划、准入控制,确保能带动产业进步的大企业、好项目顺利入驻。此外,将尽快建设科技研发中心、质检中心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完成服务配套体系。
据介绍,当地共享工厂模式从理论探索迈向了实践推广,成为产业整合发展的最优路径。未来将继续抓好中威公司“共享合伙人”模式、兴恒公司“资金+销售提成”入股的模式、科莱“品牌共享”的模式、常兴集团“园区整合合伙人模式、美达公司“战略合作模式”等,为更多“种子企业”搭建平台,整合小微企业的资金、资产、技术等要素,变旧动能为发展的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在抓好关键领域项目招商引资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与合作。其中,鼓励和促成企业与科研院所、强企名企的合作,借他人之力实现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参加高层次技术交流会、国际、国内行业展会,紧追技术发展的步伐;鼓励企业抱团取暖,增强实力,加大研发投入,在中央空调及零部件领域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占领制高点,特别是在高能效压缩机、永磁联轴器、磁悬浮轴承、低温空气源热泵、新风净化等领域;鼓励和强化企业在空气源热泵、冷链、烘干、蒸发式冷凝器、末端舒适、特种空调等细分市场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