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你好,楼道属于消防通道,不可以存放杂物,特别是电动车,按照要求是不可以推上楼的,更不要在楼道内或者家里面充电。”近期,全市火灾隐患拉网式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不少市民收到了这样的通知,各大小区的业主群也热闹起来,居民们聊得最多的就是电动车充电问题。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小区的楼道内都张贴着电动车禁止上楼的“温馨提示”,楼道内也未发现停放的电动车,但据小区居民介绍,生活中仍有少数业主把电动车推到家里充电,虽然很反感,但他们也早已司空见惯。
“我有时候会提醒一下,但有的业主没有储藏间也没有车库,小区内也没有公共充电桩,家里充电是他们唯一的方式。”业主陈先生认为,如果小区院内能够安装公共充电桩,那这一难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物业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曾多次发出禁止通知,也派有专人定期巡视,但出于物业没有执法权,遇到我行我素的业主,物业也很无奈。“履劝不改的我们也曾报警寻求帮助,但有时效果只是一时的,要真正禁止电动车上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为了禁止电动车上楼,德州不少小区装上了智能充电桩,而有的小区出于地方有限,无法满足全部居民的充电需求,但为了避免电动车上楼而导致的火灾隐患,物业公司纷纷“出招”。
在德城区文化路的某小区内,物业公司为每个楼道和电梯都安装了高清摄像头,监管室里一旦发现有人拉电动车上楼,会立即通知保安前去现场制止。同时,物业工作人员还通过线上线下加强宣传,让业主了解电动车上楼充电的隐患、危害,呼吁业主共同维护好身边的火灾隐患。
此外,还有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计划安装一款新设备,该设备投入使用后,电动车一旦进入电梯,电梯门将无法关闭,可完美解决电动车上楼充电的问题。
24日上午,记者来到德城区紫御国都小区,这里年前刚刚安装了智慧充电桩。据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出于居民储藏间数量有限,他们小区就曾面临着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为此物业专门向德州铁塔公司提出了安装智慧充电桩的申请。目前,小区内17个大小车棚装有智慧充电设备40台,可同时满足400台电动车同时充电。
在东海·香港城,记者看到也配套建设了可智能充电的车棚,停放了不少电动车。车棚内还张贴有宣传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知识的展板。
记者了解到,在很多新建小区都有车棚这一规划,安装充电设备很方便,但也有不少小区,想安装但出于一直没有合适的位置,无奈被搁浅。虽然物业公司并没有这方面的义务,更仍有不少居民把小区内没有充电桩的责任归结到物业的头上。
随后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德州铁塔公司的工作人员,智慧充电桩建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凡同一小区超过10名业主填写申请,他们将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实地查看,若满足建设要求,工作人员将向公司提出建设申请,并与小区物业公司进一步沟通,而充电桩的安装费用也由德州铁塔公司承担,小区仅需提供合适的建设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