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晚报的故事 | 芦睿颖:五年“小记者”时光 是我认识世界的窗口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芦睿颖
德州晚报小记者


我叫芦睿颖,曾是德州晚报小记者队伍的一员,如今已是德州市第五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有趣、有爱是我对德州晚报小记者团最深刻的印象,如今回想,在小记者团的五年,构成了我最快乐、最怀念的童年时光。


小记者初体验,收获更棒的自己


2015年暑假,妈妈帮我报名参加了德州晚报小记者团。听说可以外出游玩还可以参与许多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我期待极了。让我更加激动的是,第一次外出活动便是全封闭式的军事夏令营,我第一次离开父母,需要一个人适应新的住宿环境,应对严格的户外训练。这让一向粗心的妈妈第一次为我感到紧张,但我表现出的超强适应和学习能力让自己都感到意外。

印象最深的还有一次是去法院参观,置身庄严肃穆的法庭中,聆听老师们对审理流程的介绍,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法律的神圣。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法庭,我和伙伴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了一场庭审。


不一样的老师,让课堂外更精彩


作为一名学生,最熟悉的莫过于“老师”这个角色。但是小记者团的老师们却与课堂上的老师有所不同。他们不会将任何事简单地划分为对或错,而是更多地给予我们陪伴和理解,乐于为我们讲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有趣知识,即使很多问题如今连我看来都十分幼稚。

还记得,上六年级时有一次参加外出活动,与我一组的一名女孩脾气骄纵,因与我们意见不合而大发脾气,哭闹不止。大家的年龄相仿,谁都不肯让着谁,活动现场被闹的混乱不堪。

我以为,老师来了准会严厉地呵斥我们,可没想到他只是蹲下来安抚女孩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与我们说“生活中多数的事都不会顺着你的意愿去发展,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的不该是自己合不合适,而要先考虑集体的利益,这样你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 我自认为,曾经也是个不善于照顾他人感受的孩子,因此这段话,让我触动很深。


丰富的经历,让笔下生花


在小记者团中,每个周末都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但逐渐地我发现,在我们尽情玩闹时,带队老师们却需要牺牲周末陪伴家人的时间,兼顾几十个孩子的安全,而我们却难免状况频出害得老师们十分辛苦。

作为小记者,我和伙伴们一起采访过饭店厨师,还以环境保护为话题进行街采。在经过几次碰壁后我发现,记者这一职业不只有镜头前的光鲜,也往往伴随着许多辛苦和汗水,每一条新闻都来之不易。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记者们不顾自身安危为我们探寻战疫一线的消息,更让我对这一职业心生敬畏。

小记者团给了我一个接触世界的窗口,让我的童年不再只有书本、电视和游戏,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我也拥有了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开阔的眼界。广袤的草原、无边的大海还有繁华的大都市都逐渐成为了我的写作素材,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作文题目我总能写的比别人精彩,更是一度成为《小记者周刊》的小作家,作品屡屡被印成铅字,妈妈至今替我好好收藏着。

3月31日,《德州晚报》即将迎来十岁生日,我希望会有更多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加入到小记者队伍中,他们一定能够收获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会变成更加独立、乐观、优秀的人。